第419章(第2頁)

楊一清拱手道:“皇上,開啟京察之後,在京官的震懾下,絕對沒人再敢對武學院動手,除非那人不想幹,想吃牢飯。”

“萬一呢?”朱厚照滿臉不甘,似在做最後掙紮。

焦芳當仁不讓地站出來,鄭重表示:“若真有武學院出事,那監察者同罪!”

都察院一看這情況,立馬明白了焦芳意圖:這老小子想吃獨食!

“皇上,我都察院當仁不讓!”

楊廷和心中一緊,也顧不上和楊一清的恩怨了,忙也道:“皇上,内閣有票拟之權,對京察結果亦當有此權力才是。”

“皇上,大理寺掌司法,當也有權力參與京察。”

“那我刑部也當仁不讓。”

涉及到自身利益,這些個道貌岸然的大人物,此刻與菜市口跟商販讨價還價的小民無甚區别,甚至還多有不如,一個個臉紅脖子粗。

楊一清則是冷眼旁觀,不再多說一個字。

~

小院兒。

楊一清說了朝會經過,道:“最終由吏部、都察院、内閣,三方各司其職,共同負責,最後由皇上拍闆決定,京察也被設為永制。”

頓了下,“另,武學院的建設款項也拟定下來了,現階段共計投入三百八十萬兩,戶部出三百萬,内帑出八十萬。”

李青心下酣暢,道:“難得戶部這麼爽快,真不容易啊!”

楊一清笑道:“在内閣,都察院,吏部的聯合施壓下,戶部也隻能認了,再說,雖說戶部沒能參與進來,卻同樣能以此提高影響力,畢竟……官場關系向來錯綜複雜。”

“這倒是。”李青笑笑,問:“募兵制的款項啟程了吧?”

楊一清道:“馬車已備好,我馬上就走。”

“嗯…,辛苦了。”李青道,“募兵制推行過程,最好詳細彙報給皇上,便于皇上及時決策。”

“這是自然。”楊一清點點頭,起身道:“楊某告辭。”

“我送楊總督。”

數日後,重開武學院的建造正式明發诏書。

九月,南直隸選好址……

十月,京師動土開工……

一向清閑的李青常去觀摩,有時一看就是一天,看工人挖地基,看打夯,看得津津有味。

武學院的開啟,軍隊的制度改革……

文武失衡的局面将會逐步緩解,最終到達一個平衡,再不會發展成曆史上的大明那般,文官領兵,一家獨大了。

一切都按着李青預想發展,往好的方向發展……不過,也有不好的一面。

寒氣襲來,朱佑樘的身體狀态下滑不少,如當年他老子那般,畏冷怕寒,還沒下雪他就穿的跟個企鵝似的,瞧着滑稽又有些可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