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,李青對八股文是相當排斥的,在老朱的主張下,八股文必須遵從四書五經,且以朱熹集注為标準,以至于學子為了科舉成績,思維越來越僵化,觀念愈發陳舊。
客觀來看,八股文禁锢了學子思想,限制了學子發揮,長此以往,造成的損害不可估量。
可站在政治格局,上位者角度出發,李青卻又覺得老朱十分英明。
無他,公平!
四書五經的普及度本就非常廣,加上朝廷以此為科舉考題,以至于價格降到了非常低的地步,
這無形中降低了科舉門檻,讓更多的人有資格參與進來。
隻考四書五經,富家子弟的優勢便不複存在,細想想,若朝廷真自由發揮,考題五花八門……寒門學子還有機會嗎?
怕是永無出頭之日!
因為寒門子弟根本沒能力、沒條件,去讀那麼多書。
若大明朝的官員都出自富紳階級,世家子弟,于國于民而言,都非好事。
科舉制度沿襲了上千年,時至大明才做到了相對公平,考題統一化、糊名、謄抄……,可以說,老朱盡了最大努力,給予了寒門子弟突破階級的機會。
當然,這并不能忽略八股文的弊端,朝廷取士不能以考試機器為主,因此才有了策文。
皇帝制策,考生對策。
以保證士子最基本的治國理政能力。
昔年,李青也為科舉做過準備,在四書五經上下過苦功夫,他能體會到八股文有多折磨人。
不過,莘莘學子卻甘之如饴。
真要廢除八股文,怕是會爆發激烈矛盾了。
李青雖明知八股文的弊端,卻也不敢谏言皇帝廢除這一科舉制度。
當初的努力并未白費,在這一刻派上了用場,而且策文看起來比八股文要輕松許多,李青效率很高。
“看仔細了嗎?”一旁,朱厚照不滿,“這可是為國選才,你嚴謹點。”
“……我已經很嚴謹了。”李青火大。
“你看你,朕也就一說,繼續繼續……”朱厚照讪讪一笑,低頭審閱起來。
視線昏暗,接着,一排排燭光亮起……
“劉瑾你個混賬!朕剛看到一張有内容的……!”
朱厚照突然一聲喝,李青冷不防,一個激靈差點沒把考卷給撕了。
“你吼什麼……”李青一擡頭,就見朱厚照手中的考卷燃了起來。
劉瑾:(19`19Д1907)!!“呼呼……噗噗……”
又是吹,又是吐口水,總算把還沒徹底燃起的火給撲滅了。
“混賬,你吐朕手上了。”
劉瑾臉都綠了,忙匍匐拜倒,“奴婢有罪,奴婢該死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