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可我真錯了嗎?”
“從結果來看,沒錯!”李青輕輕歎道,“打仗哪有沒傷亡的?這一戰無論戰果,還是戰略意義,都取得了重大成功。隻是風險也着實太大了些,而且……”
“而且與我名聲不利是吧?”朱厚照道。
李青颔首:“鞑靼傷亡很大,然,明軍的傷亡也不小,若堅守不出,長此以往的打持久防禦戰,傷亡可能還會更大,且難保不會出現鞑子闖入大明腹地劫掠的情況發生,可那是緩慢的,長時間的,容易接受的。而一下傷亡這麼大,就有些讓人難以接受了。京中那些人于公于私,都要跟你撕起來……”
朱厚照嗤笑,聳肩撇嘴:“我不在乎。”
“你可以不在乎他們,卻總要在乎這些舍命守土的将士吧?”
“這是自然。”朱厚照豪氣道,“戰後大賞三軍,我可不是小氣的人。”
“嗯,有一點你要牢記,軍隊是不能畫大餅的,畫了就必須實現,否則下次就沒人敢拼命了。”李青道,“此外,受傷的戰士也要全力救治,若不幸成為殘疾,亦不能放棄,讓他們留在軍隊吧。”
朱厚照沉吟道:“我可以給予他們後半輩子生活所需的錢,但留在軍隊……怕是不太妥當。”
“你當明白,殘疾是會被嫌棄的,他們很難再融入新的生活了,也容易被欺負,朝廷的賞錢不一定能花在他們自己身上。”李青說,“養在軍隊是為了向将士傳達一個信号——大明不會讓戰士們的血白流,會對每一個為國奮戰的将士負責。”
頓了頓,“殘疾不等于無用之人,可以給他們創造一個再就業的機會,比如器械保養、維護,甚至可以引進一些國有産業在軍區附近開辦,比如瓷窯,比如織造,找人來教他們這些技藝,讓他們的生活有保障,彼此都有殘缺,自卑便也不存在了……”
這時代醫療條件落後,真若傷到四肢盡斷,根本救不回來,缺條胳膊斷條腿都是極限了。
李青說:“唯有如此,戰時将士們才敢舍命!”
“當然,這隻是一個粗糙的設想,具體還是要斟酌商議,以便保證可行性。”
“嗯…,不錯的設想。”朱厚照緩緩點頭,“戰鬥結束之後,與楊一清,王勳他們好好議議。”
李青微微點頭,輕歎道:“戰争是殘酷的,發動戰争要以止戰為目的才是正道。”
朱厚照眺望遠方,戰鬥雖已結束,卻仍殘留着大量的血腥場面。
這一刻,他真正對戰争有了敬畏心。
“我明白。”
…
鞑靼小王子一路吃癟,并非智商欠費,更多原因是時運不濟,如明軍的不按套路出牌,如明軍恰到好處的馳援,如接連幾次大霧……
事實上,抛開這些非人力的因素,小王子還是挺聰明的。
蒙古鐵騎最擅騎射,他特意留下近萬勇士用以拖緩明軍回援速度,自己率主力去攻空虛的大同城,這一招還是非常有效的。
如若明軍追擊過甚,鞑靼騎兵便可以放風筝的戰術使明軍快速減員,屆時即便真被前後夾擊,也威脅不到他,如若明軍不敢追擊,那正好給他騰出攻城時間。
這一次,優勢總在我了吧?
鞑靼小王子想着。
這是初步統一的第一戰,勝則内部穩定,敗則數十年的混亂再次重演,他不能失敗,也無法接受失敗。
隻要熬過去,便是海闊天空。
他當然知道大明很強,強得恐怖,可他又能有什麼辦法呢?
總要生存吧!
他可沒狂妄到再次入主中原,隻是想混口飯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