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好嘞!”
朱厚照大喜,哼哼道:“算你有良心,終于體諒朕一回。”
李青卻是苦笑搖頭,想了想,道:“我有一個要求!”
“你說!”
“此次回去之後,抓緊時間生個兒子出來。”李青認真道,“誠然,你還年輕,可有個國本總是有利于宗社的,别再拖了。”
朱厚照默了下,笑道:“答應你!”
“君子一言?”
“驷馬難追!”
…
第140章
富明
救治傷兵,安置俘虜,搜羅馬匹……
這些都不需要李青去做,他隻是喝喝茶,偶爾去城頭上走走看看,順便了解一下邊鎮防務。
接着,宣府、延綏、遼東的援軍陸續回防,皇帝陛下親口允諾會将獎賞落實到位,将士們自然不疑有他。
天子一言九鼎,曆來皇帝的信用都深入人心,因為沒哪個皇帝會做出自砸招牌的蠢事。
說實話,五百萬兩朝廷很輕松就能拿出來,可五百萬兩也真不是小數字,李青都可以想象到楊廷和及諸多大佬那跳腳的場面了。
“真全讓戶部出?”
“當然,國庫有錢,有很多錢。”朱厚照哼哼道,“從太宗時便開海通商了,雖說在永樂朝沒攢下什麼家底,可從仁宣開始财政就穩步上漲……曆經七朝下來,府庫的存銀多到你無法想象。”
李青知道這近百年來白銀的流入非常可觀,然,大明的各種花銷也不小,藩王宗室的俸祿,府衙修繕,官員俸祿,治水修路,赈災架橋,軍隊支出,器械維護……
花費不可謂不大。
“有多少?”李青好奇問。
“你不妨猜猜。”
“兩千萬兩?”
“瞧你那沒出息的樣兒……”朱厚照撇了撇嘴,傲然道,“往大了猜!”
“三千萬?”
“去年盤賬,國庫存銀四千七百八十六萬餘兩,不包含珍珠、瑪瑙、玉石……,就隻是單純的存銀,糧食也不計算在内。”朱厚照嘿嘿道,“當然,也不包括内帑。”
内帑是皇帝的小金庫,曆任皇帝都多少會往小金庫倒騰一部分财富,這是常規操作。
誠然,國庫也是皇帝的,可文官最愛扯皮,且有時候,有些花銷也上不了台面,皇帝也不願看人臉色。
就好比男人明明是一家之主,卻還要藏私房錢。
“内帑有多少?”
“你問這個幹甚?”朱厚照警覺起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