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9章(第10頁)

頓了頓,“凡事都有兩面性,眼下無國本,又沒有監國,反而更有利于政權穩固,真若讓藩王監國,于我而言才不是好事呢。”

李青揶揄道:“你這腦子若都用在朝政上,大明會更好一些。”

朱厚照黑着臉說:“我是人,不是沒有感情的機器,求你把我當個人來對待,也求你當個人吧。”

“你怎有臉說這話?”李青不爽。

朱厚照呵呵:“你能做到真正無情,絕對理性?”

真是慣壞了你……李青瞪眼。

想當初,皇帝可都是稱呼他先生的,直到朱見深開始,才一口一個李青,

不過,對朱見深,李青還是比較寬容的。

一是因為朱見深足夠優秀,二是……他确實有不地道的地方,比如:棒打鴛鴦!

萬貞兒在浣衣局一呆就是數年,蹉跎了光陰,浪費了年華。

李青自知理虧,對朱見深的無禮也沒有強烈不适。

不過,對小東西他很夠意思了,也夠遷就了,對這厮的無禮,他還是挺不爽的。

“就這一次,别覺得我真會一直遷就你。”李青淡淡說。

朱厚照嘿嘿點頭,問:“那此次回去之後,你是否在京師久住?”

“我……”

李青一時啞口。

理論上,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住京師,順便把兩口子接過去。隻是,他們的根兒在金陵,有兒子,有女兒,有孫子,有孫女,還有重孫……

已是遲暮之年,奔波不說,讓他們離開那麼多小輩,與自己生活在一起……真的好嗎?

“好啦,逗你呢。”朱厚照輕笑道,“你也看到了,此戰之後鞑子不可能再進犯大明了,我便是再好戰,也沒辦法禦駕親征了,你又有什麼可擔心的呢?

你苛以待人,我卻不能跟你學着,知道你苦,去歇着吧。”朱厚照輕聲說,“有需要,我會給你寫信的,你啥時候想我了也可以去京師看看。”

李青有些小感動,道:“我在京師住段時間好了。”

“用不着你。”朱厚照傲然道,“我已不再是莽撞少年了,這些年,除了禦駕親征這次,可曾任性胡來過?”

李青沉吟少頃,道:“宗祿永額不可操之過急,此次之後君臣關系勢必更僵,先緩和一下,待朝堂平靜下來,再徐徐圖之……”

“這樣吧,屆時你給我寫封信,我們一起面對。”李青說。

“哦?”朱厚照玩味道,“就是不知這信當寄給誰呢?”

李青:“……”

哪怕暴露無疑,李青仍不願親口承認,一旦承認,朱厚照必定順杆往上爬,指不定給他找多少難題呢。

“朝中事,天下事,天下事,天下知,我雖在野,也是能得悉一些朝中大事的,寫不寫信都可。”李青說。

“你嘴是真硬啊!”朱厚照無奈歎了口氣,倏地看向外面,驚詫道:“楊廷和?”

李青扭頭去瞧,什麼也沒瞧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