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還有多少年?”
“有我在……”
“侄女問的是你。”
李青另一隻手撓撓頭,道:“五百年吧!”
“太長太長了……”朱婉清道,“路長且阻,何不重走一遍故路?”
“走一遍便足矣,幹嘛走回頭路呢?”李青笑笑,“這麼多年過去,多少有些習慣了……現在憶起往昔,有緬懷,有溫情……不怎麼難過了。它就像陳年老酒,入喉烈,回味甘,沒你想的那般苦……”
李青止住話頭,打趣道:“怎麼還突然煽情了?”
朱婉清道:“我是憂慮……資本做大之後,李叔你就不能再這樣偷閑了吧?”
“确實!”李青颔首道,“未來大明定然要轉型,從制度上轉型。”
朱婉清心疼,勸道:“長達數百年的無休止勞苦,想想都……何不放縱堕落一下?”
“可堕落并不會享受,隻會讓人空虛。”李青笑着說,“忙點好,忙點挺好,真的……”
第170章
推行宗祿永額
…
朱厚照并未大張旗鼓,自永青侯府一行之後,便再也沒出過宮,日常處理一下政務,再有就是在皇宮閑溜達了。
大明是兩京制,太宗遷都之後,政治中心随之北移,可南直隸的班底仍完整保留了下來,且享受一定的行政權力。
太祖開辟的那片菜園還在,有時候朱厚照閑的發慌,也會去揮上幾鋤頭,除除草、松松土……釋放一下天性。
時間臨近中秋,王守仁帶着大批量的金銀财寶前來複旨。
盡管甯王這些年大把撒錢,可家産仍不是所謂立皇帝劉瑾能比的,數額多達一千餘萬兩之巨,還不包括田産。
朱厚照自然高興,隻是開心之餘也有些遺憾……
這是公家的錢,沒辦法挪作私用,那麼多雙眼睛看着,他哪裡能往外倒騰,能弄進内帑就很不錯了。
不過,這次朱厚照沒打算搞進内帑,一時半會兒撂不了挑子,日子總也得過,還是要以穩定為主。
取出一部分用作獎賞,餘下的封存,留作他日帶回京師入國庫。
其實,國庫裡的錢也是皇帝的,不是說入了國庫,皇帝就沒法取用了,更不是錢入了國庫,就成文官集團的了。
百姓之家都有本賬,何況是一個國家?
國庫裡的錢可不是誰想動就能動的,不然早就亂套了!
皇帝之所以喜歡往内帑倒騰錢,是因為外臣喜歡扯皮,喜歡站在道德制高點卡皇帝的錢财用度。
比如:宮中采買、修繕宮殿……等等!
走公賬的話,言官能罵的皇帝狗血噴頭!
加之皇帝确也有貪圖享受的時候,久而久之,就養成了私藏小金庫的習慣。
話說回來,歸根結底還是皇帝腰杆不夠硬,當初老朱就不這樣,錢怎麼花,花多少,群臣屁也不敢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