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在李青也就一說,并未上綱上線,“效果一般倒是真的,至于起反效果……呵呵,大明不是漢代,莫說王莽是篡的漢位,哪怕正統的大漢天子,其權力也比不上我大明的皇帝!”
這是事實!
雖說大明的皇帝貌似苦逼,可其實,曆朝曆代的皇帝都沒好多少,單就論皇權而言,明朝可以說是集權最強的王朝了。
當然,後面的‘清’集權更強,強到了病态。
李青正色道:“隻要能上行下效,效果肯定是有的!”
桂萼端着茶杯,淡然說道:“理兒是這麼個理兒,但問題是公價這東西……沒法一概而論啊,豐年一個價,歉年一個價,災年又是一個價,南方一個價,北方一個價……”
“行了!”李青見他搖頭晃腦,‘價’個沒完,打斷他道,“理兒是對的,為何不能試試看?拿一條鞭法來說,理兒也是對的,執行難度也很大,可我們不也在為此努力嗎?”
桂萼悻悻然低頭抿茶。
賈詠沉吟道:“公價有公論,公論卻是可以人為操控的,地方大富有這個能力,地方官府亦有這個能力,如若雙方沆瀣一氣損公肥私,苦的就是百姓了,朝廷是可以強行幹涉,可也會讓百姓的陣痛感更強啊!”
李青也不生氣,慢條斯理道:“朝廷府庫殷實,可以先兜底兒再清算,完全不會讓百姓陣痛!”
“國師這麼說……”石珤悶悶道,“莫不是以為朝廷的錢是大風刮來的?”
“取之于民,用之于民,古往今來無不如此。”李青笑吟吟道,“諸位大學士以為然否?”
幾人:“……”
不是拿皇帝說事兒,就是拿百兆生民說事兒,這讓人怎麼辯駁?
氣氛沉悶下來。
好一會兒,張璁緩緩道:“不說财政支出,且一切如國師所願,如此做糧食盈餘必然極劇上漲,可朝廷府庫最不缺的就是糧食了,這吃的東西不比金銀,發爛,發黴,鼠蟻啃咬……這個損失怎麼算?”
頓了頓,“據本官所知,我大明每年還要收購相當一部分交趾的糧食,糧庫充足得太過分,蠹蟲、碩鼠也會猛漲,這又作何解?”
“可以釀酒,可以轉銷,還可以平抑全大明各地的糧價……”李青好笑道,“頭一次聽人說嫌糧食燙手。”
桂萼插話道:“民以食為天,朝廷儲存糧食本身是沒錯的,問題是朝廷儲存的糧食已然過剩,國師說的那些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,然,數量卻有限。”
李青嗤笑道:“若不如此,未來在北方推行一條鞭法,地主商紳操縱市價,又作何解?”
“囤貨居奇曆來都是大罪!”桂萼沉聲說。
李青笑了:“若是囤貨居奇之中,有官員呢,有朝廷大員呢?”
桂萼張了張嘴,垂首不語。
其他幾人也皆沉默。
有些話隻能悶在心裡,哪怕彼此心知肚明,也不能說出來。
末了,費宏說道:“這得看皇上!”
“皇上已然同意!”李青說。
“……冒昧問一下,可是李國師的谏言?”
李青爽快承認。
石珤輕輕歎息,道:“李國師,本官有一言相勸,沒你這樣做官的,你這樣……長遠不了。”
李青含笑說:“多謝石大學士好心,我這人就這樣,改不了,也不想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