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51章(第8頁)

李青:“那就不管不顧,坐視兼并,進而重複曆史?”

“我大明如今……”

“大明如今是你的功勞?”李青嗤笑,“是,縱向對比的話,嘉靖朝是最為鼎盛,可這是你的功勞嗎?太祖、太宗打下夯實基礎,仁宗、宣宗發展民生,英宗是犯下大錯,可也有可取之處,中宗穩中求進,憲宗整肅官場、重振軍隊,孝宗雖讓文官勢大,卻也發展了國力民生,武宗擊潰鞑靼,施行宗祿永額……”

李青毫不客氣的說:“但凡是個正常人接班,都不會差了。見過搶功勞的,沒見過你這麼搶功勞的,你咋不說,你超越了太祖、太宗啊?”

“我……”朱厚熜有些下不來台,卻無從反駁。

末了,悶悶道:“朕承認,教育兼并也會影響到江山社稷,可先生是否用力過猛了呢?”

李青:“好事,正确的事,自然要賣力,就如一條鞭法。”

朱厚熜:“認知越高,欲望越大,欲望得不到滿足,必當出亂子。”

李青:“有欲望并非是壞事,它也可稱之為進取心,人人上進,大明才會上進,獲益最大的是誰就不用我多說了吧?”

朱厚熜無言以對,卻總覺得哪裡不對。

一向自诩聰明的他,頭一次覺得跟不上李青的思維。

“你讓朕捋一捋。”

“可以。”

李青給他時間消化,又給自己倒了一杯涼茶,輕輕抿着。

良久,

朱厚熜歸納、總結道:“随着時間推移,各種資源會不可避免的被少數人兼并,進而導緻矛盾尖銳,以緻王朝覆滅,新王朝建立之初,會有相當長的平穩上升期,是因為資源被平均分配,基于此,想要國祚綿長,就隻能不斷的重新分配資源……”

“對極了。”李青放下茶杯,輕輕颔首。

朱厚熜沒說話,又想了一陣兒,才道:“不可否認,先生之言字字珠玑,可……不夠。”

他正視李青,說道:“還不足以讓朕冒風險。”

“那我就再加一些好處。”李青清了清嗓子,說道,“内卷,你知道吧?”

“嗯,《大明轶聞錄》對此有專門解釋。”

“人才越多,越卷;越卷,人才質量越高。”李青說,“其次,百姓讀書認字還有一個好處,可以有效降低溝通成本,這不但更有利于朝廷對地方的掌控,且随着溝通成本的降低,會迎來更高效的發展……”

李青正色道:“大明的絲綢、瓷器等商品,正在被人家學習、模仿,之後的蒸汽機也是一樣,等到人家都學會了,大明的優勢便不複存在了,想要一直保持競争力,必須要不斷創新,可任何創新,都離不開人才。接受教育的人越多,人才才會越多,質量才會越高……”

“這些可夠!”

你再說不夠,老子可真要捶你了……李青眼底冰寒。

朱厚熜又是好久的沉思,才總算消化了李青之語。

“是夠了……”

“還有問題?”

朱厚熜歎道:“當初擴建學院,就有不少人反對,如今這般大規模的建立官辦學塾,隻怕會炸鍋啊……”

李青說道:“隻要堅定了信念,遇到困難,才可能解決困難,我會幫你。”

“好吧……”朱厚熜歎了口氣,“這得花多少錢啊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