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63章(第2頁)

朱厚熜瞧得清楚,于大明而言,這是巨大的機遇,同時,也伴随着巨大危機。

與他有同樣看法的大臣不在少數。

謙受益,滿招損。

這股子積極情緒,令人驚喜,也令人驚懼。

近兩萬萬人口,一旦都進入這種狂歡狀态,對當權者來說,不亞于末日降臨。

當然,眼下狂歡的十不足一,可沖勁兒之猛,讓朝廷不得不重視。

國師殿。

随着李青的離去,這裡非但沒有冷清,反而日益熱鬧。

早朝之上,你一言我一語,加之一些個政治水平不高,道德水平超高,又總舉政治正确大旗的官員,導緻許多大事無法真正定調。

不得已,朱厚熜隻得在大會之後,再開小會。

會不大,事卻不小。

正殿,

朱厚熜坐主座,

下首左邊,坐着内閣三學士,右邊坐着兵部尚書,工部尚書,吏部左侍郎,戶部左侍郎。

司禮監掌印黃錦,立在皇帝身旁,受氣氛感染,胖臉十分嚴肅。

朱厚熜深吸一口氣,歎道:“今時國情,諸位愛卿都也了解了,暢所欲言吧,對與不對,朕都不罪。”

第287章

就大明人口和糧食問題以及工商業發展,辯論

一陣短暫的沉默之後,

夏言率先發言:“皇上,臣以為過猶不及,錢糧錢糧,錢雖排在糧之前,可糧才是根本,我大明近兩萬萬百姓,糧食問題不可不重視!”

“臣附議!”顧鼎臣道,“必須對江南的工商業加以限制,如若任其發展,江南一帶,隻怕是全都改種糧為種桑了,百姓吃什麼?”

朱厚熜微微颔首,卻不急于表達看法,看向嚴嵩。

“嚴愛卿有何看法?”

嚴嵩沉吟少頃,拱手道:

“臣以為,兩位大學士所慮甚是,然,我大明糧食年年有餘,甚至不得不出售一些糧食去日本國,才能避免浪費。可由于大明糧食供過于求,加之日本國銀礦開采的效率日益降低,這部分利潤越來越低……臣以為,不應限制江南工商業。”

朱厚熜輕輕點了點頭,又看向右手邊的幾人。

這些都是能力出衆,又站在他這邊的臣子。

戶部左侍郎率先開口:“臣贊同嚴大學士的看法。”

“說說理由。”

“首先,糧食仍有盈餘,且盈餘部分不少,這是事實;其次,從交趾收購的糧食價格并不高,真就是出現了江南一帶大規模種桑情況,也不足以造成饑荒。”

朱厚熜不置可否,又看向其餘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