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09章(第8頁)

囤的越久,棉麻越不值錢,已成為大富們的共識,奈何……賣不出去。

期間,不是沒人想過走私,可明面上官方在監管,暗地裡錦衣衛時隐時現,以及眼睛瞪得溜圓的家仆,根本無法付之行動。

想往北方傾銷,可北方市場也被朝廷給沖爛了,再加上運輸成本……大富們崩潰了。

萬幸的是沒過幾日,朝廷的利好政策就出台了。

第404章

平穩落地

朝廷通過商會,給北方富紳下達指令——

必須收購江南大富手中的棉麻,以往年市場價的價格收購,按資産五分之一的力度收購!

如此做法,自然不被北方富紳接受。

開什麼玩笑,注定賠本的買賣,誰會去做。

眼瞅着北方富紳不接招兒,江南大富不幹了,一個個通過各種關系,向朝廷告狀,給北方富紳施壓……

很快朝廷就有了新動作,召集全數商會成員火速進京……

眼見于此,李青徹底輕松下來。

這一波收割大富,總算是平穩落地了。

李雪兒、朱厚照,也不再日日忙碌,李浩住處熱鬧起來。

火鍋支上,酒溫上,客堂香氣四溢,四人談笑風生。

“哎呀,可算是忙完了,接下來怎麼分,就讓皇帝去忙活吧。”朱厚照悶了口酒,咂咂嘴,樂道,“吃虧的人上趕着,占便宜的人退避三舍,可真有意思。”

“這就是市場情緒,這就是人心。”李青笑道,“唯有如此,才能完成收割大富的戰略目的!”

李雪兒沉吟道:“為何不讓朝廷來收購呢?這樣北方富紳也沒了情緒,且利益也能進入朝廷口袋,不是更好?”

“朝廷接收當然好,好處多多,不過……弊端也大。”朱厚照道,“大富也不傻,朝廷若是大張旗鼓收購,他們則會生疑,懷疑棉麻過剩隻是朝廷營造出的假象,畢竟,在世人的印象中,朝廷從不幹賠本的買賣。”

頓了下,“此外,棉麻終歸會回到它該有的價格,到時候,大富們必然能回過味兒來,明白是朝廷在坑他們,這有失朝廷體面。”

朱厚照說道:“朝廷如此做,事後大富們隻會認為朝廷也判斷失誤,不會因此寒了心。”

李雪兒看向李青,目光詢問。

“對,也不全對。”李青說道,“事實上,京師有部分大員已然分析出了真相,這件事無法瞞住所有人,真相注定會被人得知。”

朱厚照一滞,啧啧道:“如此看來,群臣也進化了啊。”

李青好笑颔首:“都說大明的官難做,平心而論,還真不是胡說,又碰上一個極端聰明,又極端貪心的皇帝,不進化才奇怪。”

李雪兒奇怪:“既然牌坊立不住了,何不落個實惠?”

“這就牽扯到權力架構了。”李青說道,“無論南方,還是北方,富紳或多或少,都和官員關系密切。商不與官鬥,商卻與官暧昧不清,如此旨在均衡南北富紳,同時,也意在均衡南北官員的話語權。”

大明的科舉制度,老朱改良了一次。

之後,李青又改良了一次,且改良的更徹底。

每個省都享有相同的名額配置,哪怕一些省份的學子答卷不夠好,由于是‘矮個子中的高個子’,也會被錄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