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13章(第6頁)

果然,皇帝很快搬出了自家老祖宗。

“終宋一朝,都未能收回燕雲十六州,多虧我朝太祖,西域也曾是中國疆土,朕今日欲效仿太祖,有何不妥?”

三人:“……”

這怎麼駁?

“嚴嵩。”

“臣在。”

“說說你的意見。”

“臣沒有意見,不過……”嚴嵩說道,“臣以為開疆拓土乃不世之功,臣十分贊同皇上,可也要多方考慮。”

“比如……?”

“開疆拓土和打仗,并沒有必然聯系。”嚴嵩緩緩說道,“攻城為下,攻心為上,臣以為可先禮,實在不行……再用兵,如若能不打仗就達到目的,那是最好,不行……再發兵也沒什麼損失。”

朱厚熜微微颔首,贊道:“還是嚴首輔老成持重,兩位愛卿以為如何?”

徐階沉默不語,兒子的高升,以及皇帝的敲打,讓他隻能持默許态度。

李本倒是堅決反對,可三大學士兩人同意,且還一個是首輔,一個在清流中威望正盛,他的反對就顯得可笑了。

被皇帝一頓輸出之後,李本也蔫了。

好在這麼大的事兒,也不是他們三個人點頭就成了。

第414章

學以緻用

李本輕輕一歎,恭聲說:“皇上,臣有一言,不吐不快。”

朱厚熜微微颔首,“說!”

“西域有什麼價值?”李本說道,“曆朝以來,禍患多來自北方,皇上收歸草原,雖也是賠本買賣,可同時也解決了禍端,因此很有必要。可西域呢?它有什麼可值得收歸大明的地方?”

徐階本來都認命了,聞聽此言,也來了精神,忙附和道:

“是啊皇上,漢唐時期,西域卻有戰略價值,可今日不同往日,自宋元起,陸上絲綢之路便逐漸沒落,轉而開發海上商路,時至我大明,海上貿易何其盛也?這絲綢之路……連雞肋都算不上,穩賠不賺!”

頓了頓,“漢唐時期,西域有數十國,今西域如何?遷徙的遷徙,流亡的流亡,人家本地人都不要,咱們要它幹嘛?它可不能為大明創收啊。”

李本接言道:“西域是不小,可其中戈壁占了多少,真正有用的又有多少,再說時下的氣候問題……得不償失啊皇上。”

徐階再接再厲,恭聲道:“西域縱深太大,若想經營好,花費的人力物力之大,簡直不可想象。”

“西域的價值是鑿通河西走廊之後,建立絲綢之路,可如今的絲綢之路在海上,海上絲綢之路,便捷性更強,成本更低,市場更大……兩相對比,西域根本沒用啊。”

“皇上……”

……

朱厚熜一言不發,隻是饒有興趣的瞧着徐階和李本,看他們‘你方唱罷我登場’,就跟看戲一樣。

與其說心平氣和,倒不如說心不在焉。

這種無形的冷暴力,讓二人漸漸說不下去了,最終沉默下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