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哈哈……”朱厚熜大笑,“朕讀了很多書,可很多人都讀了很多書,常有人說‘我讀了很多書,懂得許多道理,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’,何也?因為他根本就沒有消化吸收,因為根本就沒有做到學以緻用……如此,讀書自然無用。”
突然,他又不笑了。
因為他兒子就是他說的這種人。
黃錦察覺異常,忙憨笑着安慰:“奴婢就是您說的這種人,能做到皇上說的這般,可謂是鳳毛麟角。能做到皇上您這般的,除了李青,怕是再無一人。”
朱厚熜苦笑搖頭:“有的人可以平庸,可有的人注定不能平庸。”
黃錦撓撓頭,悻悻無言。
“兒孫自有兒孫福,莫為兒孫做馬牛。可這馬牛……朕是不得不做啊。”朱厚熜感傷的說。
一時間,喜悅蕩然無存,唯有無盡的苦悶,以及深深的疲倦。
不得不說,天賦真的很重要。
天賦比努力重要,重要很多很多……
“皇上……”
黃錦小聲說道,“未來太子……未必就不能成為一代明未必……”
朱厚熜仰臉歎道,“未必這個詞,并不好,一點都不好。”
……
……
時至六月,交趾愈發燥熱。
朱佑材的調理基本結束,其子朱厚炳也徹底相信了李青的仙人身份,整日上門與李青攀談。
李青也不吝啬,針對交趾的國情,為其開拓了許多治理的思路。
對交趾,李青這個常客自然熟悉,也真心希望交趾好。
不隻是因為憨憨的緣故,還有交趾特殊的地理位置,以及海外‘大明糧倉’的生态位,更重要的是,李青可以借交趾,來影響周邊諸國。
大明想做卻不方便做的事,可以讓交趾來做。
交趾好了,對大明也是好處多多。
十一朝的政治見聞,積累何其雄厚?李青從指甲縫裡漏一點,就能讓朱厚炳吃的五飽六飽。
不過,李青也沒教授許多。
一是過猶不及,二是太争氣了也不太好,交趾的國情也不允許,從憨憨,到朱祁錦,再到朱佑材,一直貫徹施呆政,效果極好。
李青也是基于施呆政的基礎上,對其進行的教導。
大明地大物博,人口龐大,君王當由雄才大略,交趾才多大,即便不考慮大明,也不能雄才大略。
守成才是正經!
不過,這也讓朱厚炳心滿意足了,自覺收獲頗豐,這才數月功夫,就趕得上跟父親學數十載。
朱佑材教的是長度,李青教的卻是高度。
維度就不一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