告别李時珍,李青火速前往西安府……
早在一個多月前,朝廷的赈災政策就開始執行了,都是就近調的糧,這會兒就算沒徹底落實,至少也能勻出不少糧食。
西安府距離華縣并不遠,不過兩百裡的路程,趕一趕時間,不至于讓城中百姓斷了糧……
再者,知縣的十五日期限,是相當保守的數字。
按照他的赈災力度,二十五日都能堅持到。
…
西安府。
相距華縣不過兩百裡,災情卻比華縣輕了太多太多,地震不是整片震,而是連着一條線在震。
那邊慘絕人寰的一幕,并未在這裡發生,雖然房倒屋塌的情況也随處可見,卻沒看到大地吃人的現象。
這讓李青稍稍好受些。
來到知州府衙,發現朝廷赈災的官員已經到了,見到李青這個煞星來,不由得心下一凜。
西安知州不知李青,還擺了下官架子,京師來的禦史、員外郎,卻是不敢怠慢分毫,獻媚的同時,不忘為自己表功……
大略了解了下這邊的情況,李青道出來意:
“華縣處于地震中心,情勢最為危急,時下糧食已經告急,最多還能撐五日,速速派人去支援糧食,晚了,餓死了人,城中大亂,你們罪過可就大了。”
“五日……”
西安知州知道了李青的來曆,不敢再自持,幹巴巴道,“侯爺,五日怕是……難啊!”
“這裡有錢有糧,還有衛所,不過兩百裡路……想想辦法還是能克服的。”李青直接扣帽子,“華縣在西安府轄下,你轄下的城縣遭災如此嚴重,地震到現在,你可有援助過?”
“這個……”
西安知州幹巴巴道,“永青侯爺,之前朝廷的赈災政策還沒落實到這裡,下官……隻能保大舍小,也是有苦衷的啊!”
“現在還有嗎?”
“下官……沒有了!”
“沒有就好。”李青看向京師來的禦史、員外郎,道,“本侯的脾氣你們是知道的,赈不好災會有什麼後果……總清楚吧?”
“清楚,清楚。”二人連連點頭。
李青微微颔首,問:“衛所那邊可有廠衛?”
“有的,我們一起來的。”工部員外郎連忙道,“下官可為永青侯帶路。”
“不用了,把喝茶的時間用在赈災上,才是正經。”李青籲了口氣道,“我之後回來檢查,若發現你們再這般松弛,可别怪我心狠手辣。”
“下官沒有……”
“嗯?”
“下官定盡心竭力,不敢懈怠分毫。”二人不敢再辯解,生怕這煞星暴起傷人。
李青不再多言,扭身便走。
西安知府好奇問道:“兩位欽差大人,永青侯怎地這般年輕?莫不是,永青侯李信之後隔代世襲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