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45章(第10頁)

西安知府好奇問道:“兩位欽差大人,永青侯怎地這般年輕?莫不是,永青侯李信之後隔代世襲?”

“呵呵……這就說來話長了。”工部員外郎捋了捋胡須,正欲顯擺一把,卻聽遠遠傳來一道聲音。

“說來話長就别說了,好好做事才是正經,當心禍從口出!”

工部員外郎一滞,忙止住話頭,轉而道:“幹活幹活,赈災赈災……”

地方上的官員,知道李青秘密的并不多,也就南直隸知道的多些,不過,李青有玉牌在身,又有京師的廠衛‘鑒定’,指使衛所積極往華縣輸送糧食,還是可以的。

做了雙保險之後,李青便又去了下一個受災嚴重的城縣……

距地震發生,已三月有餘,朝廷第一批的赈災錢糧,也陸續到了地震不太嚴重的地方,如此一來,就可以通過就近補給的方式,從先收到赈濟糧的地方搞糧食。

當然了,不隻李青一個人這麼想、這麼做,朝廷赈災之初,就是這麼規劃的,也有相關的明文規定。

執行起來并不難,隻是地方官缺乏安全感,在沒保證好自己足食的情況下,不肯輕易去赈濟别的地方……

基于此,李青隻能暴力施壓。

好在朝廷第一批下派的官員都已就位,好在幾處受災城縣的知縣老爺,也是華縣知縣那一款,個個秉承着‘死道友,不死貧道’的理念,反而讓秩序得以存續,沒有陷入徹底混亂。

在李青接二連三的插手下,秩序開始重新朝着穩中向好的方向發展……

~

京師,大街小巷,張貼着大大小小的功德榜。

大小官員,富紳商賈……個個榜上有名。

同時,商會成員也接收到了八百裡加急的傳喚,在廠衛的保護下,火速趕赴京師……

朱厚熜公平公正,連李家都沒放過。

不過大半個月的功夫,就将商會的所有成員,一整個聚攏到了朝廷。

不過,也不是所有大富都有資格見到皇帝的,大多都是内閣三學士、六部六尚書接待,負責做思想工作。

隻有大富中的大富,才有幸進宮,于國師殿觐見皇帝。

諸如:金陵李家,蘇州安家,保定府沈家……

這些都是家資千萬級的巨富,也是在相當程度上關乎大明财政稅收的大家族,不過九人,貢獻的商稅就抵得上大明總稅收的兩成有餘。

富得流油,都不足以形容這些人。

禦座上,朱厚熜瞧着這些個大富,控制不住的去想……要是都抄了,那該是多少銀子啊?

好想咬上一口……

朱厚熜強壓下殺雞取卵的沖動,清了清嗓子,說道:

“古人雲:窮則獨善其身,達則兼濟天下。爾等有今日,既是朝廷的恩賜,也是百姓的付出,若無佃戶、工人……你們又怎有如此大的家業?”

對這些人,朱厚熜裝都不想裝,也就一個金陵李家,讓他多少有些忌憚,不過大難在即,他如此,李青也不會如何。

皇帝如此直白,一群人便是想打馬虎眼,也沒了話術,隻好一個勁兒的點頭稱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