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48章(第4頁)

“最危急的時刻已然過去,接下來,隻需按部就班,用不多久,就能徹底救災民于水火。”

聞言,正說唱的李青停住話頭,搖頭道:“才沒有這麼輕松呢,真要這麼輕松,大地震之初,皇帝也不至于頭發都要愁白了,現在才花多少錢糧?真正的花費還在後面呢。”

李時珍詫然,“真正的花費?”

“你以為的花費是赈濟災民的糧、發放赈災官吏的錢?”

“難道不是?”

“不全是,這些隻是小頭!”

李青沒心情去想什麼歌詞了,滿腦子都在想搞錢的事……

李青歎道:“地震不比旱澇之災,旱災糧食會減産,就算是顆粒無收,也隻限于今年,澇災亦然,等洪水褪去依舊可以耕種,對旱澇災害,朝廷的确隻需花費一些錢糧,幫百姓度過眼下難關即可,但地震可大不一樣。”

“情況你也看到了,天崩地裂,大地吃人,一座山都可以橫移數裡,地貌被破壞殆盡,連同耕地、耕牛等生産資料,也一同摧毀了,房子也沒了,想原地重建難如登天……”

“損失如此之大,怎可能隻需花這點錢糧就能解決問題?現在災民安分,是因為剛經曆過生死存亡的大場面,還處在驚魂未定的階段,等情緒徹底安定,就沒這麼安分了。”

“當人擺脫了死亡和饑餓,就會着眼于明天,可時下的他們……沒有明天啊。”

聽完李青的分析,李時珍剛開始輕快的心情,再次沉重,神色也嚴峻起來。

“還是侯爺想的遠……”

李時珍輕輕一歎,苦澀道,“我本以為,朝廷最大的花費,就是養着這麼多災民,卻不曾想過這些……”

李青說道:“就是養上兩年,也花不了太多錢,可無休止的養着,成本就高了,父母脫産,子女也脫産,子子孫孫……數十上百年後,需要供養的人口幾何,實不敢去想啊。再者,這人啊,都是越坐越懶,越吃越饞,生死關頭,雜面糊糊是人間美味,安定下來之後,再整日吃雜面糊糊,必生不滿情緒。”

李時珍微微點頭。

數月下來,他見了太多的惡,各個方面,各個層級……

李時珍不懂政治,問道:“如此局面,當如何破解呢?”

“簡單,給他們明天。”

“?”

“讓他們有賴以生存的活計,讓他們能住上屬于自己的房子,讓他們有一個自己的家……”

李時珍粗略估算了下,不禁頭皮發麻,讷讷道:“這麼多災民……這得多少錢啊,再加上辦事官吏的截留,以及為他們安排活計的花費……大明财政頂得住嗎?”

“頂不住也得頂啊。”李青苦澀道,“總不能讓他們自生自滅吧?真就是狠下這個心,踐行犧牲少數人來成全多數人的政策,也必然會功虧一篑,這些個流民會流向大明各地,攪得大明各地不得安甯,除非……”

“除非什麼?”

“除非将炮口對向災民,可這樣的話……大明朝廷也沒存在的必要了。”李青淡然說道,“當一個王朝把槍口對準治下百姓,它不亡,誰亡?”

李時珍默然點頭。

半晌,

李時珍苦澀道:“時至今日,我方才明白,原來世上最好的草藥竟是……錢。”

李青深以為然的點點頭,說道:“這話精辟,其實大多數的病……都是窮病,小到個人,大到國家,都是如此。”

李時珍不禁問:“自洪武朝起,永青侯就緻力于醫治大明,十朝以來不知力挽狂瀾多少次,這次,想來也有應對之法吧?”

如今,李時珍不再懷疑李青長生者的身份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