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,在除嫡子之外,隔代遞減式繼承的制度下,如今的藩王也就那回事兒。
除了地位高,以及享受特權之外,其家資不比商會成員的大富多多少,尤其是太祖、成祖之後就藩的藩王,大多還沒有商會中的大富有錢,更别說與九大巨富相比了。
也就一些個老牌藩王富得流油。
不過,藩王宗室的數量,卻是極其可觀,除去隔代遞減繼承制度下,被淘汰成為普通百姓的朱家人,現存的藩王宗室人口也有上萬之多。
親王、郡王、鎮國将軍、輔國将軍、奉國将軍、鎮國中尉、輔國中尉、奉國中尉。
一人樂捐一百兩銀子,就多達百萬兩,着實是筆可觀的收入。
再者,親王、郡王怎麼也不能隻捐一百兩不是?
群臣的這個想法極好,如此,既能彰顯皇帝陛下寬以待人,嚴于律己的形象,還迎合了皇帝對藩王戒備的心理。
雖然皇帝也曾是藩王,可時下皇帝已然是皇帝,且也立了儲君,自然不會再與藩王共情。
朱厚熜确實沒反對這個谏策,不過,也做了限制。
親王樂捐不得高于五萬兩,郡王不得高于一萬,鎮國将軍不能高于五千,輔國将軍不得高于一千……以此類推,到了奉國中尉時,不得高于一百兩。
具體捐獻多少,全憑心意。
且不走戶部的賬,也不讓稅吏去催收,而是交由東廠、錦衣衛辦理。
群臣一個子兒沒撈着不說,還落得一身腥。
皇帝對藩王宗室下達的旨意中有一句:朕聽納内閣、六部的谏策。
好處全是皇帝的,黑鍋卻是大臣的,這操作簡直了。
若非接受的聖人教誨不允許他們對皇帝爆粗口,朱元璋、朱棣等人一個也跑不了。
奈何,徐階也是個泥捏的,全然沒了當初嚴嵩在時的剛強,反倒勸着一衆清流大員,讓他們理解皇帝。
别說跟皇帝幹仗了,就連屁也沒敢放一個。
不過這一來,徐階雖讨好了皇帝,卻也不可避免地讓諸多清流有了不滿。
嚴嵩在時,你徐階敢争敢搶,嚴嵩一走,你就隻想着讨好皇帝,你這樣……本質上跟嚴嵩又有啥區别?
雖然徐階極力挽救,可仍是折損了些聲望。
這一波,錢是朱厚熜的,黑鍋是清流的,情緒宣洩對象是徐階。
不僅更進一步加深了京中官員與地方藩王的矛盾,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清流的團結。
就是吃相太難看了。
受李青影響,朱厚熜才不在乎這些,早就不怕醜了。
再者,他嘉靖可不是正德,他有兒子繼承皇位,未來誰敢潑他髒水?
何況,嘉靖一朝的政績,就是比之永樂,也是不遑多讓,誰敢罔顧事實?
至于臣子心中如何作想,朱厚熜才不管呢,反正隻要沒聽到,那他就沒被罵。
不過,對徐階的忠心之舉,朱厚熜還是給了正向回饋的,準許他多接觸太子,為太子減負擔。
與此同時,剛九年考核期滿,升任侍讀的高拱,由于為太子講學期間表現出色,被朱厚熜提拔為翰林侍講學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