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51章(第3頁)

與此同時,剛九年考核期滿,升任侍讀的高拱,由于為太子講學期間表現出色,被朱厚熜提拔為翰林侍講學士。

一躍成為明面上的帝師。

剛走了一個嚴嵩,朱厚熜自不會急着動搖徐階地位,卻也開始着手謀劃未來的政治格局了。

以兒子的智商,以進化近兩百年的臣子精明,朱厚熜也沒指望兒子能玩的過臣子,隻能從政治架構上,來為兒子鋪路。

至于李青……

朱厚熜知道,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内,李青都不會頻繁在權力場指手畫腳了。

這點,從李青布局金陵日報時,朱厚熜就已然明白……

不過朱厚熜也不是很擔心,因為他笃信李青不論如何,都不會真正意義上不管事。

此外,朱厚熜酌情提拔了些私下對徐階有情緒的官員,以為将來臣子之間一定程度上的政治鬥争,培養土壤。

這一番操作很不起眼,卻對未來的政治格局産生了深遠影響。

有的人看不到,卻能預見,有的人能看到,卻無法預見……

冬來,冬深。

朝廷錢糧還在大批量撥付,并未因為日益捉襟見肘的儲蓄,而減少分毫。

唯一慶幸的是,大明出售諸多藩屬國蒸汽船換來的銀子,陸續到賬了。

朝廷又能頂上一頂了,至少能安安穩穩過個年。

反複勸進的加征賦稅,到底沒有被皇帝采納,宰藩王宗室的谏策,雖然被采納了,卻是一文錢的好處都沒落着,且皇帝還一副油鹽不進的樣子……

漸漸地,群臣也疲了。

再加上距離年關越來越近,‘國将不國’四個字,諸多大員也不再頻繁提及,朝堂總算是安分了些。

~

“下雪了。”

李時珍接住一朵雪片,呵着熱氣說道,“朝廷的赈災力度,稱得上冠絕曆史,可如此嚴寒,對災民而言,卻是難捱的緊啊。”

“都冬至了才下雪,也還好吧。”李青微微仰起臉,年輕俊秀的面龐被風雪吹打,輕聲說道,“較之往年,今年并不算太寒冷,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,情勢如此,隻能盡人事聽天命。”

李時珍默然點頭,沉吟了下,說道:“侯爺,恕下官直言,那個華縣知縣是有能力,可其狠辣的品性,卻不宜位高權重,時下特殊情況,用他有奇效,等到安定下來……隻怕會給百姓造成一定傷害。”

李青笑了笑,道:“待此件事了,我會安排他去南直隸,給他一個位高卻不權重的職位,這個知縣品性的确有些惡劣,可卻是不可多得的人才,留着吧,未來興許還能有再用他的時候。”

李時珍輕歎道:“現在是有侯爺鎮着,他還算收斂,若是……”

“人來了。”李青提醒。

李時珍無奈止住話頭,瞧向李青目光看着的地方。

知縣楊彩快速走來,抖落掉身上的雪,呵呵笑道:“托侯爺的福,又有百餘戶災民,願意投身西域的建設。”

李青微微颔首:“楊知縣辛苦。”

“哪裡哪裡,當官不為民做主,不如回家賣烤薯。”楊彩正義凜然道,“下官讀聖賢書,食君祿,自當為國為民。”

李青笑了笑,“進屋說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