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啊?”
“呵呵……放心好了,災情已經得到控制,病疫也沒了爆發的可能,自然不會讓你跟着我跑五年,等安排好了眼下這些人,咱們就回京。”
聞言,李時珍放松許多,讪然道:“下官非是怕奔波,隻是覺得沒必要再逗留在災區了。”
李青微微點頭,說道:“還有一件事要辛苦你一下。”
“侯爺請說。”
“稍後,我會讓楊知縣從災民中找幾個識字的人來,你教他們一些醫術,不用太深奧,教一些風寒、風熱等一些常見病的治療方法即可。”
李時珍微微一笑,颔首道:“這個當然沒問題。”
頓了下,“此地與西域接壤,可到底有一段距離,這麼多人……總要分工吧?”
“這是自然,到時候,會對農戶、工戶、匠戶、商戶……根據實際情況,做一下劃分。”李青悠然說道,“太祖定下的戶籍制,在破而後立之初,還是相當實用的,先這麼用着吧,未來……相信也用不了幾代人,就不用再依靠這個制度,全憑他們自行發揮了。”
李時珍沉吟道:“這些個百姓如何管理呢?”
李青說道:“安排一個巡檢,配置二三十個衙役,負責巡查和治安維護就成了。”
“這……這麼多災民,如此配置是不是有些少啊?”
“少一些才好。”
“?”
李青沒解釋,轉而說道:“你寫本草綱目我是支持的,不過,我建議你不要這麼快辭官,當然了,我隻是建議,你要是執意要辭官,我會替你向皇帝說。”
李時珍遲疑了下,問:“為什麼?”
“因為朝廷擁有的資源,遠超個人太多太多。比如醫書,比如太醫院的那些太醫……”李青說道,“其實,那些太醫醫術真的挺好,根本不是江湖郎中能比的,隻是礙于……茲事體大,膽子太小。”
李青認真道:“你既然有著書的心,留在朝廷、留在太醫院著書,取得的成就隻會更大。”
頓了頓,“我可以讓皇帝給你組織一個班子出來,由你領銜,修著一本醫書中的《永樂大典》,名字嘛,還叫《本草綱目》……哦對了,以皇帝的品性,準确說應該叫《嘉靖本草綱目》。”
李時珍愕然。
李青淡然一笑,道:“你考慮考慮,遵從本心即可,不管怎麼選,我都會尊重你的意願,不用急着給我答案。”
李時珍微微點頭。
李青伸了個懶腰,笑道:“我去湊個熱鬧去,你要不要一起?”
“還是算了吧。”李時珍好笑搖頭,建議道,“侯爺這般風姿綽約,還是不去為好,不然,隻怕要引得無數女子茶飯不思了。”
李青怔了怔,啞然失笑:“這還是第一次見你開玩笑呢。”
李時珍幹笑道:“實話嘛。”
“……好吧,我還成禍水了。”李青一臉無奈。
李時珍卻是忍俊不禁。
最終,李青沒去湊熱鬧,隻是走馬觀花式的遠遠瞧了一遍……
相親本身沒啥趣味性,卻又透着一股濃濃生機。
相親男女不經意間上揚的嘴角,比之陽光還要明媚,男人女人排着隊,遠遠望去,與地震破壞下的道道溝壑形成強烈反差,好似黑暗中的螢火蟲,又好似冬末春初時含苞待放的花骨朵,寒意猶在,春意已生,滿滿的希望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