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本:“……”
“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,我不會谏言反對,還有,皇帝既如此做,就證明手中有錢,我勸你、勸你們,改一改‘小富即安’的思想,如若大明秉承着‘小富即安’的思想,又怎會有今日?”
李青冷哼道,“你對經濟也算有些造詣,當清楚如此做的好處。”
“可赤字怎麼辦?”
李本反問道,“近些年來,朝廷年年赤字,一旦難以為繼,又當如何?”
“你們都擔憂這個?”
李本點頭。
“這從來不是個問題。”
“如何解決?”
李青默然。
這個實在沒辦法說,曆來官紳一體,今大明開海通商百五十年,更是官紳商一體,真要說了實話,制定的發展模式就玩不下去了。
李本說道:“縱觀侯爺這十朝以來,基本沒輸過,可沒有人能一直赢下去,如今大明早不是一窮二白了,當保守些才好。”
“我不是皇帝。”
“可隻有你能勸得動皇帝!”
李青幹脆道:“我不勸!”
言罷,起身就走,走了兩步,又轉回身道,“皇家科學院動工了?”
李本讷讷點頭:“皇上閉關前就選了址,今日朝會散了之後工部就開始忙……你問這個幹嘛?”
“瞧熱鬧去,你要不要一起?”
李本隻是苦笑。
…
李本說的這些,李青當然清楚,許久之前,他就清楚。
甚至哪怕未來大明再次需要他,最終,他還是會再次走到所有人的對立面。
可明白歸明白,聞聽李本之語,心中不免有些傷情。
吃了不算早的早飯,李青便去了國子監所在的安定門……
國子監又稱太學、國學,亦是皇家學院,如今建立皇家科學院,自要與其比鄰才是。
李青來時,工部的人也剛到不久,正在現場讨論施工問題。
沒看到挖地基、打夯,李青稍稍有些失望,瞧了會兒不算熱鬧的熱鬧,改去了茶館聽說書……
半日下來,稍稍郁悶的心情,消弭殆盡。
翌日,
李青進了宮,與朱厚熜談聊當下政治,朱載坖陪聽,偶爾插上兩句……
半晌,李青道出進宮目的:“這諸多舉措,雖然會引起群臣不滿,但以你的手腕,并不算棘手,我留在京師的必要性也不大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