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晌,李青道出進宮目的:“這諸多舉措,雖然會引起群臣不滿,但以你的手腕,并不算棘手,我留在京師的必要性也不大了。”
“這就急着走?”
“也不是很急,隻是我留下沒意義。”
朱厚熜暗暗一歎,道:“煉完丹藥再走吧。”
李青點點頭,問:“李時珍的《本草綱目》進展如何?”
“你是說大明的《嘉靖本草綱目》是吧?”朱厚熜好笑道,“你可以親自去看啊,何須再問我?”
李青微微搖頭:“群臣态度你當知道,與我挨的過近,對李時珍不好。”
朱厚熜笑意斂去,沉默下來。
良久,
“好人好報,大明會感謝你的,昔日我說的隻是氣話。”
第565章
過河拆橋
李青岔開話題,問道:
“保持原有支出不變的情況下,額外增加扶持援助西域項目、皇家科學院建設,以及鐵路……朝廷财政能支撐多久?”
朱厚熜斂去心緒,沉吟道:“商會成員的回歸,讓朝廷回了好大一口血,再加上寶鈔的适度超發,以及未來做多海外的變現,财政将不再是問題。不過有兩個前提,一是不再額外開支,二是商會成員不撤回資金。”
“第二個前提不是問題。”李青說道,“信任已經有了基礎,且又有李家這個大頭,還有做多海外的特殊優待,商會成員沒道理收回資金。”
頓了頓,“鐵路建設,你可有具體想法?”
“一段放在天津衛,另一段放在眼皮子底下。”
一段放在天津衛是必須的,畢竟,那裡有着北方第一市舶司,這是出于經濟的考量,另一段在京師,則更多就是為政治了……
李青:“京師這段通向哪裡?”
“你覺得通向哪裡好?”
李青想了想,道:“南通州,北通州,南北通州通南北。”
“英雄所見略同。”朱厚熜颔首道,“北通州是運河北部的起點,自京城至北通州這段路通上鐵路,既兼顧了政治考量,也能大大提高運輸效率,降低貨運成本……修鐵路花的錢,不用多少年就能省回來。”
李青含笑道:“你終于能算明白這個經濟賬了。”
朱厚熜白眼道:“你這是多小看我啊?”
李青打了個哈哈,繼而道:“如若南直隸順利分成安徽和江蘇,這第三段鐵路可以修在南通州。”
“嗯,我也是這麼想的。”朱厚熜微微點頭,轉而道,“其實你沒必要再跑一趟關外,胡宗憲他們做的挺好,雖偶有摩擦,卻也不再是動辄血拼,且這件事也快不起來。”
“關外你去與不去都一樣,這邊亦然。湖南湖北也好,江蘇安徽也罷,無非是費些心思罷了,我完全可以搞定。”
“你就歇歇吧,遊山逛水也好,留住江南也罷,亦或回武當山……随你心情,未來,你的主戰場也不在京師了,朝局的事就不要再操心了。”
對于父皇的大方,朱載坖有些不痛快,補充道:“永青侯若是歇足了無聊……也可以常來京師看看。”
李青微笑颔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