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67章(第10頁)

皇帝還使不動餓兵呢,哪能既要馬兒跑,又要馬兒不吃草?

楊慎繼續說道:“說來慚愧,百姓雖然吃的是第一口,奈何,百姓不會吃……呃,這麼說也不準确,應當說百姓下口不敢太大,小商賈也不敢咬的太狠……以此類推,到頭來反倒是越晚下嘴的,吃的最飽。這也是大富遵守潛規則的本質原因。”

楊慎歎了口氣,說道:“其實平心而論……大富巨富也沒這麼可惡,因為隻有他們才能将利益最大化,如若沒有他們的運作,一顆作價一兩的珍珠,無論如何也達不到五兩的價值,許多時候許多事,還真是……唉,難以評斷啊!”

李青微微點頭:“資本雖貪婪,可也極大程度上帶動了經濟發展,使得國家繁榮,我們的任務是不讓這團火失控,而非受情緒左右,直接将其澆滅,再度陷入黑暗之中。”

“侯爺高見!”楊慎深以為然地點點頭。

接着,又是一歎,頹然道:“不過,這個度越來越難把握了,而且……我也老了。”

李青輕笑道:“我這不是來了嗎?”

楊慎一怔。

李青說道:“你說的這些我很認可,可如此局面,卻是建立在朝廷壟斷與日本國貿易的基礎上,如若朝廷不壟斷,百姓則就無法通過走私獲益其中。基于此,朝廷還是要壟斷與日本國的貿易。然這一來,便又多了一個症結。”

李青眼眸微眯,道:“欲壑難填!”

“侯爺可是指日本走私商?”

“不錯!僅現有的走私規模,根本無法滿足其需要。”李青說道,“走私之初,他們定然提心吊膽、戰戰兢兢,不敢有絲毫大意,可時間一長,敬畏心必會大大降低,逐漸習以為常,随着時間推移,則又會滋生新的貪婪。”

“倭患?”

李青:“這是必然。”

楊慎微微點頭,歎道:“如此情況我自也想過,不過慎以為有水師在……倒也不必過分擔憂。”

“大明有堅船利炮,海戰的話,我大明水師自然戰無不勝,不過,你……亦或說你們都總是習慣性地陷入誤區。”

楊慎怔然:“什麼?”

“以己度人。”李青說道,“日本國是個國,可也早就不是國了。當然了,這主要是迄今為止大明并未遭遇過倭患,以至于你們會想當然的認為,倭寇來襲,雙方必然是海上對壘,甚至是拉開架勢兵對兵、将對将,可實際上這種情況根本不可能存在。”

楊慎詫然。

李青進一步解釋道:“一個擁有一千武裝的大名不說多牛,可也至少算得上有頭有臉了,能有五千武裝……絕對稱得上一方霸主,如果你是日本大名,且是一方霸主,手下有五千武裝,你會一股腦全派來大明劫掠嗎?”

這個比喻很不禮貌。

不過,楊慎還是設身處地的去思忖了一番……

“頂多出兵兩千,且還要分成好幾股才好,東南沿海地域這麼大……”

楊慎突然不說了,症結所在,已然明朗。

“正面水上作戰,倭寇就是土雞瓦狗,問題是水師沒有與其正面作戰的機會。”

李青說道,“海岸線長,海平面廣,大明水師再能耐,蒸汽戰船再高效,也萬無法全面阻止散兵遊勇的倭患侵擾東南沿海區域,換言之,倭寇根本不是軍隊武裝,隻是強盜綁匪,用戰争邏輯去推演,出發點就錯了。”

楊慎神情凝重起來,沉吟道:“大明太久沒打仗了,尤其是募兵制推行之後,待遇有了落差,衛所兵更是消極……侯爺适才說‘我這不是來了嗎’,可是為此?”

李青颔首道:“總兵戚繼光時下已至台州練兵,我這次來,既是為了讓你對倭患有個心理準備,也是想讓你多多照拂一下戚繼光。”

“哪方面?”

“軍饷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