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曆來改革,當權者無不談虎色變,壞就壞在這裡。”李青歎道,“治國之道上,我對孔孟之道不排斥,也不推崇,不過在大局觀上……至少孟子有句話,我深以為然,且奉為圭臬。”
“什麼?”
“無敵國外患則國恒亡!”
李青說道,“時下我大明已然無敵,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内都将無敵,豈能不思憂患?不再鼎盛中自我革命,便會在鼎盛中自我消亡。”
“大明有今日有多不容易,我比任何人都清楚,如此大明,我豈能讓它在極盛中沉淪?”
李青凜然道:“曆朝改革往往失敗,表面看是既得利益者的阻撓,可最終受損失最大的,往往就是既得利益者本身,究其原因,就是恐懼改變,中庸不錯,可大多時候,隻是庸,而非中庸。”
楊慎啞口無言。
李青籲了口氣,神情逐漸緩和下來,道:“我這人做事,一向不慮成,先慮敗,做這個決定之前,我早就演算過種種失敗的後果了。”
“如何?”
李青眼眸前所未有的璀璨:“失敗了,尚能挽回,成功了,乾坤朗朗。”
第573章
所圖甚大
楊慎盯着李青。
不得不承認,有那麼一瞬間,他心動了。
可也隻維持了一瞬。
這其中的兇險,這個吃過見過的大才子,比誰都清楚。
父親是内閣首輔,且還是實權極大的内閣首輔,且他自己也是博覽群書,通曉古今,又怎會被李青的一番話改變觀念?
“慎奉勸侯爺……收手吧。”楊慎說道,“現在收手完全來得及,沒可能的……侯爺你太理想化了。”
李青無奈道:“其實,你也是沒吃過見過的主。”
楊慎愕然。
不過,時下他不在乎被調侃,也沒心情辯駁,隻是想讓李青放棄注定行不通的路。
楊慎深吸一口氣,道:“我不知道侯爺為何會如此幼稚,我也知道我很難勸動侯爺,可事關大明千秋萬代,我豈能無動于衷?”
李青:“你時間不多了。”
楊慎:“……”
“這些話我可以不說的,與你說這些,不是話趕話趕到這兒了,而是我想說與你聽,想……”
楊慎不想聽,打斷道:“抱歉,讓侯爺失望了,我非但不能共情,且相當排斥。”
李青沒有進一步強迫,隻是道:“時代洪流滾滾而來,誰也擋不住,你不能,群臣不能,皇帝也不能。”
“就你能?”
“我亦不能!”
楊慎心累地閉上眼眸。
李青笑了笑,道:“水則載舟,水則覆舟。無視水之變化,覆舟在所難免。你是正統的儒學門人,總該明白這個道理,認為百姓愚昧,且認為需要讓百姓愚昧,這本身就是錯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