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0章(第6頁)

以緻于玉昭霁以四地作亂、各地群雄并起,宮中要盡可能削減開支、用來增加軍費時,也無一個人有反對的心。

天武皇帝的葬禮和棺材,約莫是所有皇帝中最寒酸的了。

可諸葛清猶嫌棄他能好好地被下葬,諸葛清恨不得天武皇帝就這麼曝屍荒野,他的屍體最好被烏鴉啄,野狗吞食,才能稍微告慰一些母妃的在天之靈。

諸葛清不信希衡真的沒有辦法了,他面上流露出祈求:“法師,你一定有其他的辦法,你能不能幫幫我?你不知道我母妃死得有多慘。”

希衡問:“你在栖霞宮聽到了什麼?”

諸葛清盡可能壓抑着對天武皇帝的恨意,他朝希衡解釋:“剛才法師引開諸葛玉之後,我跪在母妃殿内,忽然聽到了哭聲。”

諸葛清回憶:“我順着哭聲過去,在一個很蔭蔽的角落裡,我發現了母妃宮中曾經的小宮女,這個小宮女偷偷在那裡燒紙錢,泣不成聲,她一邊哭一邊說。”

原來,這名小宮女曾經被吉妃救過,吉妃縱然不得寵,在宮中也是高位妃嫔,救一個小宮女對她來說,不過是舉手之勞。

吉妃都沒把這件事當回事,也并沒多在意那名小宮女,隻是憐憫她體弱,将她在栖霞宮的差事換成了更輕松的活兒。

之後,吉妃便忘記了這位小宮女。

也正是因此,天武皇帝在殺曾經貼身伺候吉妃、親近她的宮人時,這位小宮女能逃脫一劫。

小宮女一直記着吉妃的恩情,可是平時宮中不允許宮人私下燒紙錢,這個小宮女便一直尋摸不到機會給吉妃燒紙錢,直到天武皇帝死了,宮中人心四亂,四處都這麼惶惶然,小宮女才悄悄又潛入了栖霞宮,給吉妃娘娘燒紙錢。

這個世道,大家都知道有鬼怪。

這個小宮女是擔心吉妃死去後,連唯一的兒子都不知道這個消息,沒人給她燒紙錢,她在下面的日子不好過。

小宮女一邊燒紙錢,一邊哀哀痛哭,她說着吉妃生前的委屈,說吉妃是怎樣被天武皇帝用茶水扔臉,怎麼在死前臉頰潰爛,還瞎了一隻眼睛,又是怎麼懇求天武皇帝饒恕她的兒子。

小宮女老家那邊的風俗,就是要曆數受了冤屈而死前的人生前的種種,讓這個人知道,她的委屈自有人知。

好讓這個人把心中的委屈順一順,不要一口氣上不來,成了怨魂。

小宮女覺得,吉妃娘娘這樣善良的、如同仙女一樣的好人,應該成仙,怎麼能成為冤魂呢?

也正是源于這一點,諸葛清知道了吉妃死去的來龍去脈。

諸葛清含着無法掉下來的熱淚,險些咬碎一口銀牙,他看着希衡:“法師,我母妃死得實在是冤屈,她什麼錯都沒有犯,就是因為皇帝當時病重,疑心深重,所以懷疑一切有孩子的妃嫔。”

“但是、但是……”他的語氣加重,氣得渾身都顫抖了起來。

“但是,其餘高位妃嫔的兒子都有一個強勢的母家,現在也有了一些不錯的勢力,皇帝不敢貿然對他們出手,所以,他就拿我母妃撒氣!”

因為吉妃沒有母族,吉妃的兒子也遠在碧水城,早就被他貶出了京城。

那日的那一杯茶水,根本不是吉妃做錯了什麼,而是純純的遷怒。

諸葛清道:“法師,我心中好恨,我怎能不恨?我恨不得吃他的肉喝他的血,為我母妃報仇,他身為帝王将整個江山都險些敗光了,身為人君不知道冤殺了多少臣子,身為人夫人父,他更是做得連人都算不上!”

諸葛清指着天武皇帝的棺材:“這樣一個十惡不赦的暴君,他憑什麼還能體面地躺在棺材裡,然後再下葬皇陵?法師,你難道不厭恨他嗎?我想你一定也恨他,在之前,我曾同碧水城的幕僚們一起分析過各路叛軍,叛軍之中,有的叛軍首領是想要割據一方,成為一方軍閥地頭蛇,有的叛軍首領則隻要搶奪城池的金銀,這些叛軍首領,目光難免過于短淺。”

“可是你不一樣,法師,你應該是有問鼎天下之志,而且,法師你,應該最恨他這樣的暴君,你殺戮那些作惡多端的門閥,不也因為此嗎?法師,我們都恨一樣的人,等我回了碧水城,我也願意幫法師,你現在能不能幫幫我?”

希衡看着諸葛清的癡狂,确認他現在是心緒不甯,陷入了魔障。

希衡一條條回答諸葛清:“我先回答你說的第一點,我的确厭恨天武皇帝和那些世家門閥,但是,你打砸了他的棺材就能一解厭恨?等真正攻破了他的江山,将他的皇陵直接挖出來,想鞭屍便鞭屍,想曝曬便曝曬,不是更解恨嗎?”

當然,希衡目前來說還沒有這樣畸形的愛好,不過她也覺得可以一試。

天武皇帝實在害了太多的人,曝曬他的屍骨,可以安撫曾被他傷害的、活着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