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說還沒有一個善終,那就太悲涼了。
希衡是這樣想的,玉昭霁也同樣是這樣想的。
玉昭霁身為諸葛玉時,潛龍衛以及其餘人,替他出生入死,替他争權奪位,如今他要假死回神界,自然,他也要妥善安排好這群人的結局。
潛龍衛和玉昭霁其餘親信,都不會在繼承人之争時投奔希衡,所以玉昭霁得安排好。
讓他們願意改投門戶,效忠希衡,這樣才有活命、且榮華富貴一生的機會。
玉昭霁和希衡就這樣各自為了自己的屬下,開始了謀劃布置。
他們雖各自有不同的目的,卻殊途同歸,都是想天下一統,這些人才能真正安享晚年。
于是,在他們心照不宣的共同努力之下,陳郡等之前被世家大族盤踞的郡縣,都徹底清除了迂腐世家的影響。内庫燒成錦繡灰,天街踏盡公卿骨的事情,又一次上演了。
而希衡的大本營蕭郡,文武書院越辦越好,向她輸送了不少的人才。
一時間,天下雖然窮,卻不困,人人物窮心不窮,個個有奔頭,窮的人也想進入文武書院讀書,富的人也想改變階層。
一切都欣欣向榮。
而京城那邊,也一改天武皇帝在位時的景象,從買官賣官也變成了論績考核。
更是封鎖丹爐,封存道觀佛寺,不再下诏讓童男女進宮煉丹,也不再奢華靡費建造宮殿。這些花費錢的項目從根子上被去除了,也就不會有人在中間一層層轉手盤剝,恨不得把别人身上的二兩肉都給片了下來。
在這樣的情況下,希衡和玉昭霁的勢力雖然仍在交戰,但是天下人的生活總體還是好了不少。
更有人編出歌謠:龍虎鬥,龍虎鬥,鬥得蛤蟆趴,鬥得毒蛇伏,鬥得暴君像蠢牛。
歌謠意思就是,希衡和玉昭霁龍争虎鬥,還比暴君天武皇帝在時的不打仗好得多。
這場仗一打就打了三年。
第一年年末時,希衡在一次戰争中,引水淹沒了金麓王朝曆任皇帝的陵墓,尤其是天武皇帝的陵墓。
值得一提的是,做這件事的人正好是諸葛清。
諸葛清終于實現了掘皇帝墳墓,為母妃報仇的心願。他将天武皇帝的棺材挖出來,骨頭拿出來,鞭打、灼烤……方能洩心頭之恨。
做完這件事後,諸葛清仍然在希衡麾下效力,隻是這時候他已經從仇恨中走了出來,開始正兒八經為自己謀一個前程。
第二年年初時,諸葛玉死了。
第554章
為帝
諸葛玉死了。
他的身體受不住魔力的傾軋,衰敗隻是時間問題。能硬生生挺過去一年,已經是強行用各種藥吊命的結果。
諸葛玉的死訊傳出來時,玉昭霁正坐在希衡的營帳裡,陪她下棋。
聽到諸葛玉的死訊後,玉昭霁手持黑子:“過了整整兩個月,終于舍得傳死訊了。”
也幸好這是寒冬臘月,屍體保存得比較好,若這是炎炎夏日,恐怕諸葛玉的屍身已經臭到能和鹹魚比肩了。
玉昭霁倒是看得很開,帝王将相的身後事,十個有九個是不體面的。
這一場身後事,是各個勢力的角逐,人心的測量,帝王本身屍身腐爛與否,是最不重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