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章(第1頁)

不過,心中的得意和驕傲褪去之後,朱允熥腦中冒出一個想法,那邊的商人那麼有錢,那麼大的織造廠,他們交稅嗎?

應該是不交的,明初朱元璋為了盡快讓天下恢複平定,采取的輕稅的政策。他雖然心裡有些不大得意商人,但也還是沒有給他們加稅。

這樣做的好處是商業迅速的恢複,加快了商品的流通。但是商人們富裕了,國家的财政卻沒有得到提高。

而且,因為大明有對讀書人的特權免稅等政策,許多織布廠和商業,都挂在有功名的讀書人名下。

曆朝曆代的君主,都有一個共識。得罪誰,也不能得罪這些筆杆子讀書人。不然,他們能陰陽怪氣的罵上好幾百年。

“這事不好弄!反正不能自己開口提出來。”朱允熥心裡想到,“最好是把一個替死鬼推出來,跟那些官商打擂台!”

腦子裡正想着,朝會大臣們齊齊跪倒,三呼萬歲,“臣等恭賀陛下!”

朱元璋大笑道,“這主意是吳王想出來的,要賀的話,你們賀他!”說完,驕傲的看了朱允熥一眼。

“臣等,恭賀吳王!”衆臣又道。

“衆位請起!”朱允熥年輕的臉上沒有沾沾自喜,反而都是謙遜,開口說道,“孤年少,當不得諸位的誇獎。孤隻是想了這麼一個主意,能取得如此成績,都是戶部,工部的官員們經過仔細論證。地方官員,盡心推廣的結果!”

說着,朱允熥對朱元璋拜道,“皇爺爺,雖說過了一開始的搶購期,以後的收入會減少,但以後也是大明的重要财源,孫兒請皇爺爺賞賜有功之臣!”

“準奏!”朱元璋笑道,“戶部,工部,拟定一個有功人員的單子上來,該怎麼賞,咱就怎麼賞!”

“臣等叩謝陛下!”衆臣再次叩首。

吏部尚書詹徽看了看朱允熥,大聲說道,“臣再次恭賀陛下!”

朱元璋微微錯愕,“不是剛賀完了嗎?你這又是賀什麼?”

“賀陛下,賀大明,得一賢王!”詹徽朗聲道,“吳王雖然年少,但為人謙和,體恤臣子。不貪功,不居功,胸懷寬廣以天下為己任!”說着,詹徽再拜,“臣恭賀吾皇,得一好聖孫!”

“哈哈哈!”朱元璋大笑起來,“好好,你這賀得好,賀得對!”

臣子若是拍老爺子的馬屁,未必能拍好,整不好還容易被老爺子給踹死。但是拍他教孫有方,拍他孫兒有出息,老爺子确實高興得皺紋都舒展了。

詹徽和藍玉走得近,原來是太子的舊人,是朱允熥的自己人。

“這人為官的政績不突出,但是這溜須拍馬的本事,卻是常人難及。”想到此處,朱允熥的目光在人群中,搜索着,搜尋另一位善于拍馬屁的人。

他的目光落在武将隊列中,李景隆的身上。後者,也在看着他。

朱允熥微微點頭之後,李景隆快速出列,跪倒在地。

“陛下,臣有奏!”

“奏上來!”朱元璋開口道。

“臣有罪,臣有負聖恩!”李景隆的額頭,重重的磕在了石闆上。

第89章

出京?李景隆真是一位好演員,情緒說來就來。

跪在那裡,開口直接就是哽咽不已,帶着痛心疾首的顫音。

“臣世受皇恩,身居大臣之位,卻上不能體恤聖心,下不能憐惜黎民。”

“臣有負聖心,身居高位而不知自省。不能約束家中豪奴,使小人得志狐假虎威仗勢欺人。”

“臣家中管事,打着臣的旗号在地方侵占田地,橫行不法。臣雖不知,但臣也有失察之責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