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章(第7頁)

皇十七子,為甯王朱權。洪武二十一年就藩,封地是邊關大甯。

大甯乃是北元南下的前哨,處喜峰口外,屬古會州之地,東連遼左,西接宣府,為一大鎮。

當年為了争奪此地,宋國公馮勝,藍玉等人先後出關。招降北元太尉哈納出,而後又連年大戰,最終殺北元遼王阿劄失裡、會甯王塔賓帖木兒等人,才安定下來。

大甯為大明大鎮,其中帶甲之兵八萬,除此之外還有最為骁勇善戰的朵顔三衛。

甯王朱權雖然年方十五,但自幼聰明好學,深得皇帝的喜愛。以少年藩王之身在邊關,卻絲毫沒有少年人的膽怯,反而手下将領多贊歎其,有勇有謀。

“燕王要等甯王!”平安心裡暗中思量,“莫非,他們平日多有來往?”

作為五軍都督府的都督,平安不但有掌握京營兵馬的職責,同時也負責對地方兵馬的調動。對這些擁兵的邊關塞王,其實心裡多是防範的心思。

如今大明開國之初,京師兵馬輪番出塞征戰,才能保證士卒精銳。當若是承平日久,京師兵馬見不到血,而塞王兵馬如見彪悍,恐非國家之福。

腦裡正想着,突然感覺腳下的大地震顫。

若說剛才燕王的兵馬如同驚雷,那此刻疾馳而來的騎兵,就如同烏雲壓陣,遮天蔽日。

煙塵之中,一杆甯王大旗高高豎立。無數穿着皮甲,面目猙獰,如同在北地狂風暴雪中走出,眼神冰冷的武士,簇擁着一位頭戴金冠,身着金盔的少年親王,策馬奔騰而來。

朱棣在霎那間起身,眼神炙熱的盯着迎面而來的騎兵。

而那些骁勇的騎兵,在見到涼亭周圍的情況之後,居然依舊馬不停蹄。可是高速沖擊之中,卻突然分成兩邊。

如此急促的轉身,騎兵的隊形分毫未亂。騎士無聲,戰馬亦是無聲,天地之間隻有馬蹄回蕩。

“好俊的騎術!”平安道。

“好兵!”朱棣吐出兩個字。

分開的騎士中間,少年親王在數位身披重甲,隻露出眼睛的騎兵護衛下,撲面而來。

“十七弟!”朱棣大笑一聲,“你可來晚了!”

“四哥!”少年甯王翻身下馬,大笑着過來,“我故意在你後面的!不然,你可跑不過我的馬隊!”

第3章

沒一個省油的燈“哈哈,十七弟,你又長高了!”朱棣大笑走去,抱着甯王朱權的雙肩,“也壯了,是個爺們了!”說着,用力在弟弟的肩膀上拍打幾下。

甯王朱權笑道,“四哥,聽說您今年又打了一個勝仗?還俘虜了一個啥小王子?”

年初二月,北元宗王太尉乃爾不花,丞相失烈門犯邊。被朱棣率領三萬精騎擊退,俘虜遼陽王之子。

“都是小打小鬧!”朱棣矜持的笑笑,“算不上什麼大陣仗!”

“那也比我強,大甯府重兵布陣,北元根本不來了!”朱權嘴上雖然這麼說,可是語調中的驕傲卻溢于言表。

他雖然年紀小,可是在大明諸塞王之中,兵馬最為雄厚,戰力也對位強悍。他這麼說,也未嘗沒有顯擺的意思。

說着,甯王朱權又笑起來,回身拉着自己的戰馬,“四哥,看看弟弟的巴爾思!”

巴爾思,蒙語老虎的意思。

給一匹戰馬起名為老虎似乎有所不妥,但是親眼得見朱權的坐騎,也要感歎真是馬如其名。

這戰馬通體棗紅,除了額頭有一白色的星點之外,沒有一絲雜毛。而且身材極為雄壯,長途跋涉之後,身上的汗水油亮。戰馬很高,四肢修長有力,更讓人驚歎的是,戰馬脖子上那一圈濃密的鬃毛。

而其和其他溫順的戰馬不同,此馬的眼中帶着濃濃的傲氣,看到周圍的戰馬,眼神中滿是輕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