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百年的征戰中,蒙古人雖然還是部族的形式,但是作戰用的武器和當初,已經是天壤之别。
而朱棣在北平,時刻面對的就是北元最後的精銳,人馬具裝的重甲鐵騎,還有遼東深山老林中,手持一人高重弓的遼東女真。
快馬輕箭在他眼裡就是小孩子的東西,把敵人射得和刺猬一樣有啥用?
弓箭,必須一箭緻命,才是王道。
甯王朱權被朱棣不鹹不淡的噎了一句,頓時臉上有些挂不住。
不過他畢竟也是邊關的塞王,心中也有些城府,開口笑道,“既然四哥不想和弟弟比試,那這樣!”說着,跳下戰馬,“弟弟麾下有能戰善戰的勇士,哥哥手下也有北地豪傑,不如咱們讓手下比試一番。”
說到此處,随手解下腰間的玉佩,“用這個做彩頭?”
“我手下也都是殺人的武夫,殺人他們會,比試嘛........”朱棣有心婉言拒絕。
可是看熱鬧的不怕事大,這場好戲朱允熥怎能錯過。
“四叔别謙虛了,誰不知道你手下的兒郎是大明最為精銳的勇士!”朱允熥也笑着摘下玉佩,“侄兒湊個熱鬧,這玉佩是皇爺爺賞的,今日當作彩頭。”
說着,朱允熥對周圍的藩王們笑道,“且讓大家看看,到底是燕藩的勇士厲害,還是甯藩的士卒厲害!”
上眼藥,挑撥離間的機會不是随時都有。遇到了就不能錯過,朱棣不想比,朱允熥起哄架秧子讓他下不來台,必須比。
甯藩,燕藩,不管誰輸了,都下不來台。
這時,秦王晉王也湊熱鬧,有人拿出自己的寶刀,有人摘下射箭的扳指,跟着朱允熥起哄。
朱棣無奈,笑道,“好!就依十七弟!”說着,眼中精光四射。他雖有心交好甯王,但對方的少年意氣,也激起了他的好勝之心。
“阿斯蘭!”朱權對侍衛們喊道,“出來!”(獅子的意思)
話音落下,一個五短身材微微有些羅圈腿的胡人戰士,走到甯王身側。
“好兵!”朱棣贊歎一聲,回頭道,“去,喊張輔過來!”
第11章
你敢嗎?上一章最後一個字錯了,不是張玉是張輔,已經改正。
~~~~
藩王們坐在這裡說話,遠處燕藩的侍衛如雕像一般一動不動。
朱棣話音落下,侍衛之中一個身材魁梧,體型高大手臂修長的英武青年,從侍衛中走出,大步而來。
“殿下!”
這年輕人眉宇之間滿是英氣,說話铿锵有力。
“文弼,陪甯王的勇士玩玩!”朱棣對這叫張輔的年輕人,話語随和,“勝負别放在心上!”說着,又對衆藩王笑道,“說起來,他還算得上是我的内弟!”(小舅子!)
且說兩位武士,各自去了自己坐騎那邊,整理兵器。
朱允熥則是雙眼發亮,滿是愛才之意。
張輔千古名将,朱棣心腹大将張玉長子,張玉于靖難戰死,追封河間王。
老子英雄兒好漢,張輔不但在靖難中大放異彩,而且後來征伐安南(越南),俘獲篡位的安南胡朝僞王父子,使得安南一度成為大明疆土。
并且在朱棣第三,第四,第五次北伐之戰中,都擔任先鋒大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