并且在朱棣第三,第四,第五次北伐之戰中,都擔任先鋒大将。
張家在永樂,仁宗,宣宗三朝,都是大明第一武将勳貴世家。隻可惜,後來大明另一位戰神,有祖宗的心沒祖宗的能耐,北征瓦剌。七十五歲高齡的張輔,于陣前戰死。
看着那遠去的有力身影,朱允熥心裡滿是羨慕。羨慕朱棣,手下如張家父子這樣的大将何其多也!除了張氏父子,還有丘福,朱能,王真等等。
忽然,朱允熥心生一計。
過幾日老爺子就要宣布自己為皇太孫,屆時以儲君之名,調朱棣手下的大将入京,豈不是斬斷他的臂膀?
還有那個著名的黑衣宰相姚廣孝,應天府大佛古寺還缺一個主持,也一塊調來。
即便你朱棣是一頭猛虎,可我先拔了你的牙齒,看你以後怎麼咬人?
這時,甯藩的勇士和燕藩的大将已經準備完畢。
朱允熥站起身笑道,“大明勇士在場中比試,我等藩王坐在這裡不妥。諸位王叔,咱們上前去,一睹大明男兒的風采!”
說完,朱允熥帶頭,直接走到校場邊上。
兩人比試,乃是文比,不以性命相搏。校場上的空地,是專門用來練習騎射的,戰馬奔跑的通道兩邊都是豎立的箭靶子。
阿斯蘭朵顔三衛的勇士,胯下一匹白馬。
張輔,燕藩麾下的戰将,一騎雄壯的黃骠馬。
二人利索的翻身上馬,戰馬感受到主人的戰意,頓時前蹄刨地,鼻孔中噴出熱氣。
“你先來!”阿斯蘭瞪着眼,對張輔說道。
張輔傲然一笑,沒回答他,卻對那些布置箭靶子的侍衛喊道,“好男兒,誰他娘的射固定靶?”
“對,換活動靶!”
張輔話音一落,朱棣的兒子們跟着大聲起哄,仿佛勝券在握。
“換靶子!”甯王朱權臉色發臭,大吼一聲。
隻見他侍衛之中,數十個漢子翻身下馬,走到那些靶子邊,直接踹倒,然後摘下頭上的鐵盔,用長刀挑着,舉過頭頂。
這是何等的豪情和自信?
刀劍無眼,疾馳的戰馬上放箭,稍有差池就射到了人身上,更别說現在的箭靶子,隻是腦袋大小的頭盔。
“十七叔威武!朵顔三衛,名不虛傳!”朱允熥半真半假的贊歎。
甯王朱權傲然一笑,滿是得意。
這時,校場之上,忽然風起雲湧。
風吹戰旗剌剌作響,天地間一片肅殺。
阿斯蘭率先開始,策馬奔騰,白色的戰馬如同一道閃電,戰馬的鬃毛迎風飛揚。
校場的地面并不是平整的,而是仿照戰場的
樣子,坑坑窪窪。馬上的騎士在戰馬上,随着戰馬的節奏,如同跳舞一樣高低起伏。
上身筆直,微微前傾,雙手沒有拉住缰繩,左手是弓,右手是箭,有種說不出的美感。
馬蹄踩入泥土,帶起片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