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剛才咱在門口,看你看奏折時皺眉,可是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?”
“甘肅維修長城,奏請調撥民夫!”
朱元璋放下飯碗,“你覺得該修嗎?”
“沒有該不該,隻有合适不合适!”朱允熥說道,“修築長城烽火台,可以确保邊關穩定,但甘肅本就貧瘠,若是濫用民力,得不償失!”
“你想的沒錯,不能濫用民力。可是軍國大事,也不能耽擱!”朱元璋緩緩開口,“愛民之心不可丢,但江山社稷更為重。為君者,有時候要狠心!”說着,老爺子看看朱允熥,語重心長的說道,“大孫,你以後要做賢君,但是也要心狠一點!”
“孫兒記住了!”朱允熥點頭說道。
“吃飯,吃飯!”朱元璋把菜往朱允熥面前推一推,“藍玉的大軍班師回朝有些日子了,犒賞三軍的事因為咱的壽辰耽擱了。今兒,你往軍營裡去一趟吧!”
~~~
這一章,反複改,我天,再也不寫這種話題了。
第44章
想富?修路帝王的生活看似按部就班,實則頗為淩亂。
身為國君,要親自處理的事太多,想做個好皇帝,不累死也要忙死。
朱允熥和老爺子吃了早飯之後,又開始接見臣工。年關将近,六部的大臣們也忙得腳不沾地。
參加論政的時候,朱允熥一般不再想着開口發言出風頭。他現在是皇儲,不需要再出風頭引得皇帝和臣子的贊歎誇獎。他現在要的是穩重,是虛心。
從大臣們身上看到詳細的帝國百态,在和腦中自己的想法一一驗證。
他現在還隻是皇儲,很多事還要老爺子點頭才能實行。
夏天時,他所提及的驿站改郵全面推廣,收獲甚多。在短短幾個月内,勢頭一飛沖天,成為了國家一項重要的财源,也是促使民間商業興盛的重要手段。
江南地區繁華的純商業都市,多達數十個,郵政的物流行業,徹底把這些貨物的運輸問題得以解決。官府解決運輸,解決倉儲,解決了路上的隐患。
沒有了這些後顧之憂,短短幾個月内,江南各地的棉廠,茶場,絲廠等作坊,徹夜不停的産出之下,竟然還沒有存貨。而且,年關将近,這些貨物居然出現了供不應求。
郵政使得短時間内江浙地區的商業迅速提升了一個台階,據戶部提舉司奏報,江浙地區的郵政驿站,因為有了物流的作用,現在居然有些不夠用了。
各地方官府上奏,請求多多開設驿站,貨場等,方便民間商貿流通。
江南的貨物有兩種去處,一是福建廣東的海港,二是武昌武漢等九省通衢之地。尤其是後者,是大明境内的中轉站。
湖北按察司,布政司奏報,長江水路上的船隻絡繹不絕,碼頭上一天連軸轉,官府的驿站開放了所有倉庫,甚至在江邊臨時修建了儲存貨物的棚子,但依然有些忙不過來。
甚至為了保護那些貨物的安全,地方官府不得不動用衛所的官兵,徹夜巡邏。
一切都是錢,如此繁華的背後,是數以萬計的郵政票據一票難求,私人信件和貨物運輸成了小頭,大宗的貨物往來物流成了郵政的主力。
這樣的勢頭,讓朱允熥有些始料未及,他本想着郵政的效應怎麼也要三兩年之後才能體現,但是他低估了這個時代國人的聰慧和開明,還有這個時代洶湧的商業浪潮。
若非是前期商業底子打的好,明中期也不讓全世界的白銀都流向這裡。
不過發展良好的郵政也暴露出一些問題。第一,江南各地驿站的人手大大不足,以揚州為例子。揚州驿原有吏員三十一,而揚州驿,現在每天的貨物運輸量,多達千車。
光是貨物的儲備就已經讓驿站的人忙不開了,更别論還要負責往來商人的住宿飲食,更重要的是驿站還要派遣驿卒,護衛商隊。
大明并不禁止民間兵器流通,商隊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護衛。但手裡都是刀槍等,而且那些護衛遠沒有驿卒的名頭好用。畢竟驿卒屬于朝廷的人,有了驿卒的護衛,不但路上好走,而且進入别的城池時,還能稍微被守城的兵丁,少刮一些油水。
第二,就是道路的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