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這事辦得好!”老爺子破涕為笑。
貼了春聯,又開始貼門神。
大明立國以後,皇帝下旨服飾禮儀仿照唐朝。所以門神不是秦瓊和尉遲恭,而是複古的神荼和郁壘(不是lei是lu)。
不過有了剛才那個插曲,似乎是想起了亡子,老爺子的情緒有些低落,強顔歡笑。
每逢佳節倍思親,又是白發人送黑發人。其實年紀越大的人,過年過節之時,越是容易傷感。
群臣退去之後,披紅挂彩滿是年意的宮城之中,巍峨的大殿之下,又隻剩下他們祖孫二人。
老爺子坐在殿中,手捧着一個暖爐,看着殿外的景象,嘴裡念叨着,“以前過年,你祖母包餃子的時候,總會在裡面塞一些小錢兒,誰吃着了,誰就明年有好運!”說着,歎口氣,“自從你祖母走了,咱就再也沒吃過那麼好的水餃了!”
随着老爺子的話,記憶中那些畫面湧上心頭。
在朱允熥的記憶裡,他祖母做飯的手藝算不得好。包餃子也總是那幾種餡,白菜肉,芹菜肉,大蔥肉。遠比不上東宮小廚房裡,那些禦廚包的鮮美。
可是,那畢竟是親人親手包的,吃的是親人的味道。
眼看老爺子有些傷感,朱允熥笑道,“皇爺爺,剛才孫兒回來的時候,城裡熱鬧着呢。要不,咱爺倆出去轉轉?與民同樂?”
老爺子想想,笑道,“别說,咱還真有這個意思!”随後,又笑道,“也不知那個淮西的小館子還開嗎?咱還挺想他家的狗肉呢!”
“走着?”朱允熥笑道。
“走着!”老爺子起身。
爺倆都是布衣常服,也不用再換。樸不成吩咐幾聲,幾十個護衛開道,爺倆從小門出宮,走入京城市井。
出了皇城到了前門大街,鮮活的市井之氣撲面而來,明兒就是除夕了,街上采購的百姓依舊絡繹不絕。
貨架上的商品更是琳琅滿目,遼東的松子幹果,蘇北之黃花,金針。武當之鷹嘴筍、黃精、黑精。
除了吃的還有喝的,
茶則六安松蘿、天池,紹興岕茶,徑山虎邱茶。
衣裳料子更是讓人眼花缭亂,還有各種點心匣子,南北名酒。
人人都是新衣新帽,人人都是臉上帶笑。有熟人碰見了,相互拱手作揖問好。
大人們手裡拎着采購的年貨,滿頭是汗。孩子們手裡舉着糖人,舔一下,眉眼笑開花,全是滿足。
“爺爺,盛世亦不過如此!”
朱允熥并非完全的讨老爺子高興,也是有感而發。百姓有錢,街上有貨,商品充足,購買力旺盛正是盛世的縮影。
老爺子雙手插在袖裡,看着市井人群滿臉是笑,口氣卻有幾分鄭重,“不敢說盛世!京師乃天下菁華所在,繁華理所當然。是不是盛世,還要看天下其他地方,是不是也這麼富足!”
說着,又是一笑,“再說,盛世不盛世的,咱爺們說了不算,百姓說了才算!”
“爺爺!”朱允熥也心有感慨,“您放心,将來孫兒一定讓大明,達到真正的盛世!”說着,看着人群,目光滿是堅定,“讓天下百姓,再無饑寒。”
“有志氣!”老爺子拍打朱允熥的肩膀笑道,“憑你這話,爺爺一會也得喝幾盅!”
上次和老爺子出來吃肉的那家館子,在一條巷子裡。穿過熱鬧的大街,又走了一會兒,才依稀看着那家的幌子。
“等會!”走着,老爺子忽然停住,對朱允熥說道,“這家怎麼沒貼對聯?”
巷子裡的人家門前,都貼了新春對聯。唯獨一個不起眼的小院,門上的春聯還是去年的,淩亂的不成樣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