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2章(第5頁)

朱允熥心中暗道,這元主也會挑地方,其他諸塞的邊王都太過強悍,他們選了一個軟柿子。

駐守大同的塞王,乃是郭惠妃所出的十三皇子朱桂。去年二月就藩,今年還不滿二十歲。軍事上政事上都有些稚嫩,而且大同的藩王兵馬也遠沒有其他皇子的部屬那麼強悍。

可是偏偏,朱桂是個暴躁性子。聽說北元來大軍犯,竟然主動帶兵出擊。結果被北元鐵騎前後夾擊,損失慘重退守大同,向朝廷告急。

偶爾的失敗不算什麼,打仗沒有永遠的百戰百勝。但是這些北元的犯邊,無論是時機還有進兵路線,也選擇的太好了一些。甚至挑選的對手,也太正确了一點。

除了大同一線之外,另有大部北元兵馬在太原,乃至大甯一帶,牽制晉王和甯王的兵馬。而且遼東也不消停,如此多的兵馬同時調動進攻,十分反常。

“這麼說,北元餘孽,是想跟咱們玩一把大的?”

龍椅上老爺子露出标志性的微笑,微微眯着眼睛,一手托下巴,一手點着禦案的桌面。

“誰他娘的,給他的膽子?”

老爺子話音落下,殿中的武将們紛紛咧嘴笑了起來。

“大孫!”老爺子轉頭對朱允熥說道,“你說,打不打?”

“打!”朱允熥朗聲道,“孫兒以為不但要打,還要大打,特打,打到他怕,打到他起碼五年十年之内,不敢再窺視我大明疆土!”

“是這麼個理兒!”老爺子點頭稱贊道,“他不想讓咱們過安穩日子,咱們也不讓他過安穩日子。不把他打怕了,他以後年年來天天來,癞蛤蟆上腳面,膈應人!”

說着,頓了頓,又對朱允熥說道,“你看,誰可為将?”

朱允熥從寶座上起身,微笑着看着衆武臣,而這些武臣也把自己頭顱高高昂起,目光堅毅,仿佛生怕皇太孫殿下看不到。

“殿下,老臣願往!”定遠侯王弼出列,大聲說道,“開國以來,數次北征臣都是先鋒,捕魚兒海一戰臣為副帥殺的北元丢盔棄甲。當年臣揍了現在北元鳥皇帝的老子,現在老臣再去,揍他龜兒子!”

“老臣願往!”景川侯曹震等人紛紛呐喊,“臣等在家骨頭都軟了,正好去邊關活動活動!”

“老臣的寶刀,多年未見過血,老臣請戰去大同,帶上家中子侄,必提拿鳥太尉頭顱回朝!”

“殿下,老臣當年跟着中山王深入漠北,卻未能掃清胡虜,讓老臣去!”

衆将紛紛請戰,不甘人後,唾沫星子橫飛,撸胳膊挽袖子。

須發花白的武定侯郭英大聲道,“去年打仗,就沒讓老臣去,今年不能再讓老臣在家呆着了吧!殿下,老臣兒子多,得多掙點軍功,不然不夠分!”

長興侯耿炳文也喊道,“殿下,臣請戰。不破鞑子,提頭來見!”

這幫人,戰争機器,殺人狂魔,唯恐天下不亂的主兒。

可是這次打仗,朱允熥并不想完全的依賴這些老将,在看到邊關軍報的時候,他敏銳的意識到,這是他一個機會。一個可以把手伸到邊關,控制第一線機會。

所以,在老臣們的請戰聲音中,朱允熥的目光慢慢落在了那些中生代,年輕的将領們身上。

徐輝祖感受到了朱允熥的目光,跪地叩首,“陛下,殿下,臣乃功臣之後,無寸功而居廟堂高位,深感愧也!請殿下點臣為将,臣必肝腦塗地,上不負皇恩,中不堕大明之威,下以告慰家父。”

“臣于京中十年有餘,請往邊關,為大明殺敵!”老爺子的義子平安也開口請戰。

“臣不求為将,但求為開路先鋒,沖鋒陷陣!”五軍都督府前軍都督,瞿能也開口請戰。

“臣身為皇親,當為陛下和殿下分憂,為大明流血!”驸馬都尉李堅,梅殷等人也紛紛開口。

一時間,朝堂上新生代将領們的呼聲,竟然壓過了那些老将。

老爺子捋須笑道,“後生可畏,大明後繼有人!”說着,又笑道,“兒郎們大了,咱們也老了!”

殿中老臣們本就對青年一代将領請戰不滿,聽老爺子這話,頓時炸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