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6章(第5頁)

是個明事理的老人家!

朱允熥站起身,笑道,“老人家,胡三哥沒和您說明白,這錢呀不是白給的,你買你們家幾畝地糧食的!”

老妪愕然,“那也不用這麼多,我家那點地,才有多少糧食!”

朱允熥想想,又道,“不光是買糧食的,您家地裡的稻子,種得都比别人家的好,穗比旁人家的大。我家裡也有些田地,想着明年請胡三哥也去種種。莊稼把式也是手藝活,他種得好就是有能耐。這錢,就是給他的工錢!”

“當真?”老妪還是有些不信,“可這也太多了!”

“老姐姐,你收着吧!”老爺子也開口道,“能把莊稼種好,都是不外傳的秘方,咱花點小錢得了你家種地的訣竅,咱高興還來不及呢!”

“他有啥秘方......不過是...........”

“娘,您放心吧,這錢來得明白,您回屋歇着吧,一會給您炖魚!”胡老三連忙把母親又攙扶回去。

等安頓好自己母親,胡老三出來,又是憨厚的一笑,“讓老爺子笑話了!”

“有啥笑話的,你娘是個明事理的人。”老爺子笑笑,看看他,“你也是個孝順兒子,有錢了知道先給老娘!”

“家裡娘最大,不給娘給誰!”胡老三蹲在門檻外,咧嘴笑道。

老爺子也是一笑,随口問,“你爹呢?”

“我爹早死了,修城牆時摔死的!”胡老三歎氣道,“死了二十多年了!”

頓時,老爺子臉上的笑摸樣就沒了。

大明立都于應天府,在原來的基礎上,曆年數次擴建。幹活的,都是京畿附近的百姓民夫。

“官上,沒給撫恤嗎?”老爺子沉聲問道。

“給了,家裡那兩畝水田就是給的撫恤!”胡老三笑道,“咱大明皇上好哇,拿我們這些百姓當人。村裡說老人說,以前大元皇上在的時候,人死了就死了,跟死個畜生沒分别。托生在大明朝,死了還有田地給。這可是水田,花錢都買不着的!”

說着,又笑起來,“這兩畝水田可頂了大用,那時候我小,我娘拉扯我不容易呀。靠着這點米,每年換粗糧,又養活點雞鴨之類的,才讓我沒餓着。等我大了,用兩擔大米做聘禮,給我娶了個媳婦!呵呵!”

老爺子臉色緩和一些,嘴裡小聲罵道,“狗靠地!”

旁人未必能聽到,可朱允熥聽了個真切,不過老爺子罵的是誰,隻有老爺子自己心裡清楚。

農人百姓,既要負擔國家賦稅,又要負擔徭役,一輩子沒個閑的時候。

朱允熥看着院中的物件,還有幾個躲遠的孩子,不願老爺子心裡再難受,開口問道,“胡老三,你家裡六畝地,去了皇糧,家裡還夠吃嗎?”說着,指下幾個小孩,“再大點,可都能吃得很!”

胡老三看看幾個兒子,眉頭皺起來,但也還是笑着,“窮人家有窮人家的活法,如今世道太平年景好,河裡的小魚,地裡的糧食,山裡的野菜混着吃,怎麼都餓不死。等他們大些,也是壯勞力,實在不行進城去碼頭上扛包裹,也能混個肚兒圓!”

“雖說吃的多,可沒壯勞力不行,人多了才能日子好!”胡老三有着質樸的生活觀,繼續笑道,“今日又得了老爺子賞的銀錢,回頭再置辦些地,餓不着!”

百姓呀,即便怎麼苦,都沒放棄過對生活的美好希望!

老爺子又開口問道,“你一年交多少皇糧?”

胡老三一愣,蘿蔔粗的手指算了半晌,苦着臉,“我也不知道,反正裡長和官上說交多少,我就交多少?”

朱允熥笑道,“你這渾人,不怕人家騙你,讓你多交?”

“誰敢?”胡老三瞪眼道,“咱大明的皇上,殺貪官那叫一個狠呢!他老人家讓交多少,誰敢給加碼?前些年,隔壁莊子上有個收糧的,大鬥換小鬥,讓皇上他老人家,把全家都給宰了!”

說着,胡老三一咧嘴,“有咱大明皇上在,欺負老百姓可不成,他們長幾個腦袋!惹急了,我頭上頂着大诰,告狀去!”

頓時,老爺子又笑了起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