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是這兩樣,朱家人都做不到。
十五歲骨瘦如柴的他,跟着二哥還有嫂子,侄兒望着家徒四壁的房子,望着隻蓋着草席連棺材都沒有父母,欲哭無淚。
老爺子酒後,曾無力的說道,“咱那時候想,要是有人給咱爹娘大哥一口棺材,咱就算把命給他,都成!”
棺材沒有也就罷了,連埋葬父母的墳地,朱家都沒有。他們在官府的暴政和天災中,沒有任何财産。
後來,老爺子和他二哥,拼命的給鄰居劉姓地主磕頭,才換來一塊打不出糧食的坡地來,用來埋葬安神。
下葬那天,傾盆大雨,哥倆一邊挖坑,還要一邊阻止雨水倒灌。長期的饑餓讓他們手腳發軟,可是兄弟兩人卻拼命了一樣,用工具用雙手,在暴雨之中給父母挖着安身之地。
咔嚓一聲閃電,照亮了老爺子當時那張稚嫩的臉。
他嚎啕大哭起來,因為他父母大哥的屍體,已經浸泡在雨中。
十五歲的他,連給父母兄長,一個幹爽的安身的地方都沒做到。他們兄弟兩人,大哭着把親人埋葬在水坑之中,倔強的插上一根樹枝,然後跪在雨中。
埋葬了親人之後,天也他媽的晴了。
十五歲的老爺子,他多病的二哥,幾乎哭瞎眼睛的大嫂,還有叫喚着肚餓的侄子。這就是朱家,最後的幾個人。
隔壁好心的嬸子給了半碗米糠,莊子裡好心的大爺給了一碗麸子。一家人圍坐在一塊,跟過年團圓似的。忍着悲傷,熬了一鍋。
然後,一家人分着吃了,這些富貴人家喂豬,豬都不吃的玩意。各奔東西!
大嫂,帶着侄兒回了娘家。
二哥,拄着樹枝,出門讨飯。此生,再沒相見。
十五歲的老爺子命最好,進了寺廟當和尚。
這些朱允熥并沒有經曆過,甚至有些陌生的往日。在他走過兩丈高,七十五丈長的皇陵正門之後,在腦海中紛沓而來。畫面格外清晰,格外悲傷。
這種悲傷,讓他的眼中,不自覺的溢出淚水。
皇太孫落淚,身後跟着的臣子頓時哭聲震天。
穿過皇陵的正門,腳踩上長長的神道,遙望那些巍峨的皇陵建築。朱允熥忽然有些明白了,為什麼老爺子明知修皇陵,皇城是勞民傷财,卻又狠着心建了全天最大的,最好的,最壯麗的墳墓。
哪怕這墳,就是用來的看。哪怕這墳裡的人,一天好日子都沒過上過!
天下最悲傷的事,莫過于子欲養而親不待。莫過于當兒子的出息了,而爹娘卻一天福沒享着。
哪怕他已經貴為天子,哪怕他是九五至尊!
可他的内心深處,還是那兩個貧苦農人的兒子。他甯願,甘願用天下所有的寶物,換取在父母的膝下承歡。
他視所有的榮華富貴為浮雲,隻想着,哪怕是在夢裡,隻想着能親眼看到父母,家人,吃一頓飽飯。
他修了天下最大的墳,不是為了告訴世人,他有多出息!
而是為了彌補,心中對父母,對兄長的虧欠。
神道很長,朱允熥踩着草鞋的腳,血肉模糊一片,步步都帶着血色印記。
道兩邊,栩栩如生高大的石像生。仿佛是這場祭奠儀式的見證者,這些在朱家人以前看來高不可及的貴人,現在正默默的,盡職盡責的守護着這座地下宮殿。
過神道,走禦橋,兩邊金殿明樓。壯麗森嚴,豪華雄偉!
昔日百姓冢,今日帝王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