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9章(第10頁)

“為了中都的體面,面面俱到,唯獨百姓吃虧!百姓無田就要去當佃戶,一年的辛苦,都交了地租!”

苟仁不敢出聲,小心翼翼的說道,“殿下,規矩就是如此。鳳陽是中都,皇陵所在!”

“别說了!”朱允熥冷眼打斷,甩手前行。

身後幾人對視一眼,快步跟上。

“殿下,臣家在鳳陽也有封地,大概七百多頃!”李景隆邁着羅圈步,小心的說道,“殿下憐憫百姓,臣可以獻出來,戶部核實之後,發給百姓耕種!”

“杯水車薪!”朱允熥繼續走着,順嘴說道。

鳳陽麻煩就麻煩在,它既是老爺子的故鄉,又是當年起兵的地方,更是大明淮西集團的故土。

這裡本就不是什麼富裕的地方,一股腦把功臣都封在此處,就會造成今日民無田可耕的局面。

而且由于勳貴太多,官府根據人丁授地,授給百姓的田地,也都不是什麼好地。

看出朱允熥心中不順,回皇城之後,李景隆等四下無人時,又道,“殿下,不若臣在上折子,請朝廷收回封地?”

當初,朱允熥就讓李景隆玩過這招,聯合一些勳貴,交還了許多礦山田産。

“這次不同!”朱允熥坐在寶座上,揉着太陽穴,“鳳陽的封地,都是勳貴們拿命換來,傳家的田地。這又是他們的老家,他們若願意教回來,皇爺爺早就收了!”

“而且,這事你來挑頭不行,不威望不夠,根本說不動那些人!”

李景隆心中一動,“殿下,信國公湯老爺子,以前是在老家榮養的。這事反正也急不得,不如您到時候和湯公通通氣?”

湯和是個人選,可鳳陽百姓無地可種的最大障礙,其實也還是皇莊。

“根子在老爺子那,怎麼說服他?”朱允熥心中想道。

第124章

道靜歸根到底,這大明朝是一人的天下。

天下萬民供養一人,天下神明先賢都供其一人驅使。

說來有些諷刺,将來朱允熥的改革之中,其實有不少需要仰仗他手中的無上權力,但也有很多,和其相悖沖突。

尤其是讓這個古老帝國,走上另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,讓百姓真正能過上好日子。許多東西,都不隻是改變那麼簡單,甚至是要推翻否定。

曆朝曆代,不是沒有先賢看到這一點。古人也曾說過虛君實相之言,也曾想過中樞内閣治國。

但,華夏政權的本質,是至尊就是至強。

而且一旦大權旁落,帝國必然是一陣腥風血雨。

難!難!難!

一夜,朱允熥幾乎沒睡。

凄冷的皇城殿中,一份請削皇莊,授田與百姓耕種折,怎麼寫都不滿意。撕了寫,寫了塗,塗了改。到最後面目全非,前言不搭後語。

寫不下去之後,朱允熥披着一張紫貂皮的鬥篷,站在窗邊,看着窗外搖曳樹影,心中默默沉思。

往遠點說,早在還未入主東宮的時候,他就在老爺子及朝工大臣面前提過,取消人丁稅,施行類似攤丁入目,給大明創造更多自己自足的自耕農的建議。

當時老爺子大為贊同,可是怎麼轉眼幾年過去了,老爺子卻始終不提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