韓克忠沉思片刻,“德政!攤丁入畝之後,各地的土地人口較以往更加清晰,收取賦稅也更加高效。同時也不傷民,因為人頭稅改成了地稅,家裡多少地就繳多少稅,小門小戶的自耕農,還有中小地主得了實惠!”
聞言,朱允熥不住點頭。
大明還是農業社會,有着曆朝曆代都有的農業頑疾。那就是土地人口的不清晰,他所作的改革就是讓這些國家的血液清晰起來。隻有這樣,大明的财政才會一直呈現良性,大明的國家機器才會高效運轉起來。
就好比後來的滿清,之所以乾隆皇帝能屢屢發動戰争,動辄耗費白銀數千萬兩,開疆拓土讓滿清的軍事力量一度在中亞地區暴走。靠的就是他老子,在位十三年的雍正,給他的子孫們,留下了一部高效運轉的國家機器。
地方财政直接歸屬中樞,無論是錢還是糧,統一歸朝廷中樞調配,管理,征調。
攤丁入畝,官紳一體納糧當差,火耗銀歸公,種種都是有益國家和百姓的良政。大地主自然委屈了,可深得中下層的擁護。
說句不好聽的,這也是晚清喪權辱國那麼多次,卻一直能苟延殘喘。而且在一次次的巨額賠款之後,依然有錢用在軍事上的原因之一。
“不過,臣以為攤丁入畝好辦,隻要官府強硬些,士紳們抗議無濟于事!”韓克忠猶豫下,繼續開口道,“倒是官紳一體納糧當差不好辦,前者不過是多交稅,後者卻是直接........”說着,頓了頓,“直接傷了他們的根本!”
“你能說出這些,足見你是個胸有丘壑的人!”朱允熥贊許一句,随後站起身,背手踱步,徐徐說道,“翰林院你不要呆了,你本就不是那種安心做學問的人!”
韓克忠心中一喜,翰林院他真是一天都不想呆。每日埋首經史子集,編纂史書非他所願。
“你去z地!”朱允熥道,“升你為六品巡查禦史,去那邊和鐵铉景清等人推行新政!”說着,招手道,“你來,坐得離朕近些,咱們好好說說!”
第110章
贈銀(1)夜已深,應天府南城兆吉巷,一處還算利落的獨門小跨院中燈還亮着。
一位十三四歲圓臉憨厚的小厮,麻利的前後奔忙打包行禮,沒一會兒堂屋的桌上就擺了幾個包裹。
韓克忠單手托着下巴,靜靜的坐在門檻上看着夜空一言不發。
“七舅老爺,咱這院子才租了幾天就要退,一會房東來了可怎麼說呀!”那小厮忙活完了,咕噜咕噜喝了半碗涼茶,也拖着腮幫子坐在韓克忠邊上。
南城這邊本就不是什麼達官顯貴住的,這邊租房子就圖倆字,便宜。但就是這種便宜的院子,一年的租金加上按押的押金,也掏空了韓克忠本就不富裕的口袋。
今日得了聖谕要啟程南下,路上又是将好大一筆花費。
“要說這京城呀,是比咱們老家好,可東西咋都恁貴哩!”小厮在韓克忠身邊掰着手指頭說道,“您當官到現在,俸祿還沒領到,從老家帶來的錢就花得七七八八。”
說着,重重的歎口氣,有些委屈的說道,“來之前族長還和俺說,那啥小六子,你小子是抄上了,走了大運了。咱們韓家祖裡多少年都沒出狀元咧,你去伺候狀元公,那可是前程無量掉進福窩子裡拉!”
說到此處,小六子一攤手,“七舅老爺,俺滿懷欣喜的從老家來着。沒見着您老當官的威風不是,可憐連肉都沒吃上幾口!”
蹦,韓克忠直接在小劉子腦袋上一個腦瓜嘣。
“就你話多!”韓克忠繃着臉,“誰告訴當官的就是享福?”說着,又捏捏對方的臉,“不願意在俺身邊,就回老家去,你看族長揍不揍你!”
小劉子似乎畏懼族長多過眼前這位當官的七舅老爺,馬上撇嘴道,“族長揍俺俺倒是不怕,就怕族長告訴俺爹,俺爹用擀面杖削俺!”說着,他眼珠動動,“七舅老爺,您這次去南邊,萬歲爺給您升官沒有?”
韓克忠微微歎口氣,“嗯,六品的巡察禦史!”
“俺的親娘,這可要了血命咧!”小六子呼的站起來,“七舅老爺您是禦史老爺了,親娘啊你成青天大老爺了,這還了得。給家裡送信沒有啊?要是老族長知道,那還不得胡子都笑抽喽!”說着,雙手合十,“列祖列宗在上,七舅老現在是青天大老爺咧。咱韓家可真是要發達了!”
不怪小六子如此大驚小怪,有明一朝禦史的地位十分高。
大明開國之初各地的巡查禦史,都是老爺子親自從國子監中選出來,派到地方監督政務糾察官員的。若地方有人犯法了,布政司使未必有權直接殺人,多是收押報給刑部。
可若是巡查禦史知道了,可以不經刑部大理寺,審明之後直接就地正法。
無論文武官員,見着禦史都要禮讓三分。
“你胡咧咧啥?”韓克忠皺眉呵斥一聲,大手不住的撓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