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允熥順着對方指的方向看去,田埂的邊上一個漢子用草帽蓋着腦袋,肩膀一動一動的,不是李景隆還能是誰。
随後朱允熥慢慢的走過去,用腳尖輕輕踢踢對方,“有功夫在這抹眼淚,就不能過去跟兒子說幾句話?”
李景隆擡頭,臉上帶着淚痕,“萬歲爺,臣怕...臣怕過去了就舍不得兒子走了!臣就這麼一個嫡子呀!”
~~~
運河之中,官船已經準備好。高高豎立的欽差旌旗,船上岸上數百護軍持刀而立,氣度森嚴。
李琪遠遠的就下馬,在通往官船的棧橋上步行。
“少爺,您慢點留神腳下!”李家的家兵李小歪在旁小聲說道。
“我忽然發現你現在不結巴了!”李琪笑道。
李小歪有些不好意思的低頭,“我也不知道咋回事,成親之後就忽然不結巴了!”
“應該是口水吃多了!”李琪笑道。
李小歪的媳婦正是戰友的遺孀,嫁過來還帶着個拖油瓶。一開始李小歪的爹娘都不同意,可那女子嫁過來之後家裡家外一把手,又馬上有了身孕,終于讓李小歪的爹娘回心轉意。
“新鞋?”李琪目光忽然落在李小歪的腳上,笑道。
“媳婦昨晚上給新做的!”李小歪笑道,“她說出門穿新鞋!”說着,還伸腳顯擺一下,“少爺,您看我媳婦這手藝,啧啧,這叫一個舒坦!”
“給你美的!呸!”李琪笑罵一聲。
“恭迎欽差大人登船!”棧橋上的護軍齊齊行禮。
雖說李景隆嘴上說着讓兒子出海,可心裡還是不踏實。跟着李琪出海去呂宋的護軍,是李景隆特意跟朱允熥請示之後,專門從禁衛軍火器營裡,千挑萬選的一支隊伍。
這支隊伍的百戶,也是經曆過遼東大戰的軍官。雖僅僅隻有百餘人,可這些人卻武裝到了牙齒。
李琪緩緩登船在船頭站定之後,慢慢的回首,眺望京城。
準确的說,是看着京城之中他李家的方向。
“皇上說了,雛鷹若不展翅,如何能翺翔萬裡!爹,娘,兒子去了!”
就這時,遠處忽然傳來馬蹄,還有人的呐喊。
“且慢升帆!”
遠處,一隊騎兵奔馳而來。
馬蹄踏着運河的棧橋發出轟鳴,轉眼間騎兵就沖到了船下。
當先一人直接縱身下馬,立于船頭。
“爹!”李琪看着突然而至的李景隆,目瞪口呆,“您,怎麼來了?”說着,眼圈發紅的笑道,“兒子不用您送!”
來者,正是曹國公李景隆。
“誰說我是來送你的?”李景隆微微一笑,目光環顧一周,“我是來當欽差去呂宋的!”
“啊?您?”李琪瞬間驚詫,說不出話來。
跟在李景隆身後的李老歪大聲道,“奉聖谕,曹國公李景隆為出呂宋領隊大臣,沿途官員人等皆聽曹國公李景隆号令。更有皇命金牌,可調動沿海衛所之軍!”
“卑職等,參見欽差大人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