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8章(第5頁)

周圍百姓紛紛議論,興高采烈,“聽說沒,抓了許多白蓮教的妖人。官府要把他們淩遲處死,活剮七七四十九天!”

"該,這些造反的妖人,死不足惜!”

“娘的,到時候我弄個馬紮,天天坐着看!”

何廣義笑笑,馬車開動,剛走出兩條街,又聽了陣陣喧嘩。

再次掀開車簾,隻見大隊兵丁,押着數十個垂頭喪氣好似江湖人物一般的人,走街串巷大聲吆喝着他們的罪名。

什麼殺人縱火,欺行霸市,設局放貸,逼良為娼.......

這時,何廣義清晰的聽到,車廂外有路人不屑的低聲道,“草,早幹雞毛了!”

~~~

Temporary

plot

beyond

the

setting!

第80章

老去的人(1)今年的秋雨比往年的要遲,而且也是淅淅瀝瀝仿若梅雨天氣一般,絲毫沒有秋日的大氣。

紫禁城樂志齋二樓的窗開着,徐徐微風吹入,擺在窗口的君子蘭微微蕩漾。

朱允熥坐在寶座上,身前是六部閣臣督察禦史等,衆臣都被賜了座,君臣私下裡的小朝會,少了幾分肅穆多了幾分随意。

“皇上,臣這幾日看各地的秋收奏報,俨然就是豐年啊。”戶部侍郎候庸笑着開口,戶部的老尚書傅友文早已老邁,朱允熥體恤優渥老臣,一直讓他挂着尚書的頭銜,不過他已是撒手掌櫃的,戶部的事全權都是候庸在管。

聞言,朱允熥端着茶杯笑道,“是啊!若是湖廣等地豐收,朕也就是一般的歡喜。可今年河南山西山東都是大豐收之兆,就連河北,在除去遼東都司的軍糧之後,也有結餘!”

秋收是國家一年最重之事,更是百姓一年最重之事,此時君臣都是喜色溢于言表。

“皇上,您大概是忘了!”曹國公李景隆起身躬身開口笑道,“遼東沈王遼王還有燕王那邊,您在今年年初的時候下過聖谕。許他們除了衛所的屯田之外,可以招募人手開墾荒田。”

“那邊雖說是苦寒了點,可今年風調雨順的,總會有點收獲!況且,您還沒算上高麗呢?”

“你倒是好記性!”朱允熥贊許的點點頭。

大明朝在北方最大的支出,其實就是這些邊軍的糧饷。往年時候都是朝廷從南方調集糧饷的缺口運送過去,長路漫漫人吃馬嚼,耗費不知道要增加多少。

如今不用貼補,裡外裡一算可是好大一筆的數字。

“皇上!”兵部尚書茹瑺猶豫片刻開口道,“征糧的時候,能不能給高麗留點兒?”

頓時,群臣臉上的笑模樣變成了詫異,都十分不解的看着他。

茹瑺起身,“右柱國上将軍平安駐守高麗,今年光是在高麗鎮壓叛亂的行文,就給兵部發了四次。這還是........還是有記錄的。其他小打小鬧的,三五百小股叛亂,還沒上報過!”

說着,他又看看朱允熥的臉色,“高麗如今,畢竟也是大明國土。推行漢化頗有成效,士人也大多歸心。可朝廷每年的錢糧要得太狠了,所以民間沖突.......”

“皇上施人政于天下,獨棄高麗耶?”

“少要些錢糧,多給高麗人留些果腹,想必他們也能感恩戴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