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1章(第9頁)

“臣在!”楊靖嚴震直出列。

“你們都察禦史,管着天下的監察巡查禦史,這些禦史監督各州府道的官員們,清查訴訟刑獄等事。”朱允熥看着他二人,“現在是用到他們的時候了,給朕去查,給朕去看!”

“訴訟刑獄可有不公?當地官員可有玩忽職守,以至百姓無處伸冤。是否有遊俠亂忌,無賴潑皮橫行!”

二人馬上說道,“臣等遵旨!”

“别隻會遵旨!”朱允熥一點顔面都不給,“認真查看,若有作奸犯科者,殺無赦。”說着,冷笑道,“不可能到處都是風平浪靜,半點漣漪都沒有。”

“禦史尋訪不必知會當地地方官,若有查證,更不許當地官員旁聽探視。”

“你們别讓朕失望,不然換了錦衣衛去,看你們顔面何存!”

兩人極其惶恐,“臣等必然竭盡所能,無有半點遺漏!”

朱允熥發了一陣業火,口吻緩和一些,“淮南子一書中寫道,人無善智,雖勇必敗。”

“人要是沒有良知,不管成就如何,早晚要自取滅亡。今日,朕叫你們辦的,就是去滅了那些沒有良知之人。”

“朕也知道這樣的人殺不絕,可殺總好不過不殺。不然,老百姓要戳脊梁骨罵的。”

“大明朝好不容迎來的盛世,容不得臭魚爛蝦,更容不得蛆!”

幾人趕緊俯首,皇帝的意思已經再清楚不過。

吏治!民情!刑獄!

“跪安做事去!”朱允熥再一揮手,“曹國公留下!”

我是真不想留!

李景隆心中暗道,眼看皇上如今業火升騰,他真怕哪句話說錯了,或者應對不當,或者皇上就是要拿他撒氣。

朱允熥端起茶碗,喝了半口冷掉的茶水。

“王三巧案子是你兒子李琪看不過去,才想到告禦狀是吧?”

噗通,李景隆跪下,“萬歲爺,臣方才還抽了那小畜生幾鞭子。國有國法,他不該如此孟浪。”說着,他看看朱允熥的臉色,“當時他和承恩侯家的公子.......”

“停!”朱允熥打斷他,“你别往小石頭身上找補,那孩子朕還不知道?最是沒主意的沒心眼的。告禦狀這事他可想不出來,若他來做,他要麼直接鬧到大理寺刑部,要麼直接進宮跟皇後說!”

“萬歲爺明鑒!”李景隆心裡一顫一顫。

“事做的不對,今兒什麼日子?非要在今日,還要當着老爺子的面,是申冤還是上眼藥?”朱允熥說了幾句,忽然笑了笑,“不過少年人古道熱腸,胸有正氣極為難得。”

李景隆馬上擡頭道,“臣家的小畜生,就是太氣盛了些!”

“不氣盛叫年輕人嗎?”朱允熥笑笑,但随後臉色又暗淡下來,“可天下的事啊,遠不是氣盛就能解決的!”

第96章

選師(1)豐收的喜悅随着老爺子感覺有些累了,漸漸的變得不再那麼瘋狂。

所有收下來的洪薯都登記造冊标明數量,而後工部和戶部的官員們帶着農官等,在堆積如山的洪薯之中挑選茁壯的糧種。

我們這個民族或許在别的方面微微有些後知後覺,但在如何儲存糧食改良種子方面,有着超乎尋常的天賦。一搭眼兒,就知道這些即将和作為種子的洪薯,哪些可以耐寒,哪些能長得好,哪些熟透了,哪些還帶着瑕疵。

很短時間内,工部戶部的官員們已在心中勾勒出數條如何推廣的預案。

這種天賦,其實并不是天生的。而是漫長的曆史長河中,無數次饑餓中學習積累而來的謀生之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