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6章(第3頁)

“那你可知老夫為何要送他們幾人,那幾本書籍?”

“學生正有此問!”韓克忠沉吟片刻,“那幾本書,學生都讀過.....”

“有何心得?”淩漢問。

“除卻貞觀紀要外,各家學說或有相互矛盾之處。”

“人生就是如此,互相矛盾。”淩漢開口,鄭重的說道,“道德經講的是道,人有人道,天有天道。可道到底是什麼?什麼時候用,什麼時不用?什麼是物極必反?什麼是清靜無為?”

韓克忠陷入沉思。

“道德經說的是道,老夫看來無非就是兩個字,無和有。我等做官之人,做官之前都是無,做官之後都是有。而官場上的事,又不能用黑白對錯來分辨。那介與無有兩字之中,還有取和舍,還有可為不可為,能為不能為。”

“明白這些就是明白道!”淩漢喝口茶,繼續開口,“你還年輕,老夫這些話你一時理會不得。但再過些年,你年歲漸長時就會明白其中滋味。”

“再說管子一書,乃是先秦時齊國稱雄的國本。既有制霸天下之雄篇,又有牧民養民之經濟良策。”

“戰國策,合縱連橫。貞觀紀要講的是唐太宗時期,種種政策。”

“這幾本看似矛盾,可取能相互補足!”

“道德經講無為而治,可我偌大中國若真的無為而治,豈不分崩離析?是以求道,取治國良策。而今皇帝和太宗有幾分類似,如貞觀紀要所說,重民思想,實事求是,務實求治,大力生産等。”

“以後,隻懂讀書的官做不長久。皇上的大明,需要的是既懂經濟之道,又懂民心,更懂開拓之人。”

說到此處,韓克忠如何能不明白對方的良苦用心。

站起身感激道,“學生,多謝老恩師點撥!”

“不是老夫要點撥你!”淩漢擺手,“而是你年輕,今後要走的路還很長。人想走的更遠,僅靠操守和品德還不夠,還要有才華,有心機手腕。”

“而且,你将來,比老夫更難!”

第48章

天下如棋(2)“你将來,會比老夫更難。朝堂之上,也更多風波!”

淩漢的話,帶着幾分惆怅。

“還請恩師教我!”韓克忠拱手道。

“在外人看來,如今朝中的派系除卻淮西開國勳貴之外,有老夫為首的實幹派,有翰林院的清流,還有一群不做事的隻做官的中立之人!”

淩漢說着,咳嗽兩聲,又趕緊端起茶碗喝一口壓了壓,“可在老夫看來,還有一派!”說着,看看韓克忠,“那就是你們!”

“我們?”韓克忠不解。

“你們是實幹派,但卻是實幹派之中的單獨一派!”淩漢眯着眼睛微笑,“鐵铉,景清,解缙,你,侯庸,張紞,練子甯,東宮三位大學士。還有最近,皇上剛剛換上去的幾個行省的布政司使!”

這話,讓韓克忠更是不解。

“老恩師,學生和其他人...”

“我知道你和他們不熟,但你們都有一個特點。”淩漢正色道,“都是簡在帝心,皇上親手提拔之人。你說,皇上為何提拔于你?”

韓克忠似有所悟,“新政?”

“對,就是新政!”淩漢又道,“我大明朝從建國開始,說的是防唐舊制。可當時天下初定,不以大刀闊斧的改革,是以把前元的政策,許多都沿襲下來。比如軍戶制,還有匠戶制。”

軍戶世代都要當兵,匠戶世代都是工匠,另外還有賤戶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