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3章(第5頁)

“老臣.....”

“免禮!”乾清宮暖閣中,朱允熥不等淩漢行禮,伸手攙扶,讓淩漢坐在凳子上笑道,“朕不是說過嗎,你是國朝的老臣,私下裡不必這麼多禮數!”說着,對太監說道,“給淩學士上茶!”

“皇上仁德臣感激涕零,但君臣之禮不可廢!”淩漢笑笑,“若年紀大就在皇上面前不講禮法,那不成了倚老賣老了?”

“哈哈!”朱允熥笑兩聲,目光打量片刻,“最近淩學士身子不好?朕怎麼覺得你好像瘦了!”

“臣是上歲數的人了!”淩漢笑道,“人上了歲數,不是這個毛病就是那個毛病的,整日泡在藥罐子裡!”

說着,他頓了頓,看看朱允熥繼續說道,“不瞞皇上,老臣現在是越來越怕過年過節,因為每過一次就少一次。今年過了,不知能不能熬到明年。”

“可不能亂說!”朱允熥笑道,“你身子一向康健,即便有些微恙細心調理即可。”

他嘴上如此說,心中卻有些奇怪。

淩漢這位老臣,平日可不是這種說話風格。君臣相見之時,總是有什麼就說什麼,直接開門見山。今日倒是話裡話外,都别有含義。

“老臣的身子,老臣自己知道,不過是熬着吧!”淩漢笑笑,“看着沒大毛病,其實根基早就塌了,說不定哪天眼睛一閉就睜不開。”說着,再頓了頓,“早年間老臣以為已看淡生死,可現在人一老呀,就糊塗了!”

盤腿坐在羅山床上的朱允熥沒說話,而是端起茶杯喝了一口。

“精神不濟不說,腦子裡總是以前的事,整日還有些提心吊膽,說穿了就是忽然怕死了!前兒個,老臣還讓大兒媳婦把給臣預備的裝老衣裳拿了出來,自己先看了看!”

“還有後事用的壽材,也都拿出來瞅了瞅。老臣記得以前制備這些東西的時候還說過,裝老衣裳就是糊弄事,人都死了穿啥不都一樣。臣還說,棺材闆子厚不厚有啥的,還不是一樣被蟲子咬。”

“可是現在,老臣看了這些東西之後,總感覺不滿意。不是覺得衣服太薄,就是棺材闆子太脆,要不就是覺得自己墳地的風水是不是要再勘測勘測!”

他絮絮叨叨的話語中,朱允熥放下茶盞,忽然開口道,“淩學士,你是要...辭官嗎?”

第79章

智慧(2)一時間,殿中的氣氛有些微妙。

侍立在門口的王八恥,無聲躬身退下,也帶走了幾個小太監。

暖閣中,就朱允熥淩漢君臣二人,相對而坐。

“老臣不是辭官,而是緻仕!”淩漢低聲開口,“從前元算起,宦海已五十多年。經過民不聊生天下大亂,也看着我大明從無到有,勵精圖治國泰民安。”

“先侍奉大元昏聩之主,後輔助了大明兩代賢君,老臣這輩子知足了也值得了。如今老了,精力體力大不如從前,也沒那麼高的心氣兒了。一介老朽,渾渾噩噩等死之年,若在身居高位,非國家之福!”

朱允熥靜靜聽他說完,鄭重的看着他,“淩愛卿,你知道朕,心裡從沒覺得你老。朕以前也親口和你說過,家有一老如有一寶。朕剛接手這江山不久,正是用人之際,還不開你這定海神針!”

“皇上之恩,臣感激涕零!都說讀書人要為家國天下江山社稷謀福祉,可古往今來有多少讀書人能遇到賢君?臣自問德行才學遠不如先賢,蒙皇上垂青,這份知遇之恩,已是古今罕見。”

“如今臣老邁,不堪使用。而我大明如旭日東升,光耀天地,正是破舊創新,海納百川之時。老朽之人,已如枯木,再繼續占據高位,隻怕适得其反。”

“若隻是老臣一人之事也就罷了,大不了史書留下罵名。可老臣為高官,掌管的是大明天下。稍有不慎,耽誤的是江山社稷!”

朱允熥還是很耐心的,認真的聽淩漢講完。

他的表情很平靜,直到對方的話告一段落,才微微歎息。

“你說的有理,可是...淩學士,你既存了歸鄉的心思,就該對朕明言。這些官面文章說辭,本就不是你所長。”說着,朱允熥一笑,“聽你文绉绉的說話,朕别扭!”随後,又是一笑,“你自己不别扭嗎?”

淩漢老臉也一紅,有些讪讪。

“朕大概能猜到一些,你是怕日後朕覺得你礙事,或者朕信不過你了,覺得你拖後腿。所以現在想着激流勇退,風風光光!”朱允熥笑道,“是嗎?”

“是,也不是!”淩漢想想,歎息半聲,“若皇上要問,那臣就知無不言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