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3章(第6頁)

“是,也不是!”淩漢想想,歎息半聲,“若皇上要問,那臣就知無不言!”

說到此處,忽然放肆一笑,“皇上,這圓凳子硌屁股,能賞老臣一張椅子嗎?”

朱允熥笑笑,“邊上有,你自己搬!”

“謝皇上!”淩漢吃力的搬來一張太師椅,随後惬意的靠在椅背上。

“老臣是真老了,不靠着點東西,坐不踏實!”淩漢咧嘴一笑,然後面容鄭重,“可是一旦坐慣了椅子,哪怕已坐了幾十年的凳子,也不習慣!”

“老臣一輩子都在做官,從進士登科開始想的是頭上的帽子,頭上有了帽子,開始想着在朝堂立足。”

“立足之後,想着在朝堂中能不能有個可以坐的凳子。等老臣熬到了可以坐凳子,又想着能不能體面的,在帝王面前有張椅子,以表示自己這個臣子,與衆不同獨得青睐!”

“可是有了椅子之後,還想着,要是有張床,能放肆的躺着......”

“人就是這樣,得隴望蜀!”朱允熥笑着抓起幹果盤中一粒松子,捏開之後笑道,“朕也明白你的意思,古往今來多少大臣,就是因為得隴望蜀,最後狠狠的跌倒,甚至于一生的功績都沒抹滅。本朝的李善長,胡惟庸就是最好的典型!”說着,他看看淩漢,“但朕覺得,淩愛卿不止于此!”

“臣也覺得自己不止于此,可是有時候,有些事不是臣能左右的!”淩漢忽然從椅子上起身,垂手站立,“老臣早年為官時,李善長胡惟庸乃至後來的詹徽都是臣的死敵,不死不休那種。可是蒙皇上垂青委以重任之後,臣猛然發現,哪還有敵人?”

“朝中無論老臣還是新人,漸漸的以老臣馬首是瞻。太多人不經意間,走到老臣身邊,以老臣的門人自居。”

“官場上,老臣想做什麼事已不用開口,一個眼神就有人心領神會。或是上書彈劾,或是親自奔走,或是遙相呼應。”

朱允熥淡淡一笑,“不黨而黨了!”說着,點點淩漢,“你是無形中,成了别人的主心骨,成了别人的靠山!”

“初開始老臣還有些得意,可後來老臣寝食難安!”淩漢行禮,“在這麼下去,老臣就成了朝賊了!”随即,他擡頭道,“皇上,老臣可不像一把歲數了,再身敗名裂家破人亡。”說着,苦澀一笑,“别看老臣外号鐵頭,其實老臣最怕死。”

這是有大智慧的人啊!

朱允熥心中歎息,這種魄力可不止急流勇退那麼簡單!

其實隐隐的,他早就發現了一些苗頭。文官們,總是要有個領頭人,總是因為這種那種的原因,分成派系。他們之中的争鬥,遠比武人更加殘酷和隐晦,破壞性也更大。

他一直沒有點破,其實也是存了讓淩漢自己來說的心思。

“另外,從前元到我大明,五十年宦海沉浮,老臣這輩子看似波瀾不驚,其實步步驚心!”淩漢苦笑道,“累了,真累了!”

“權利這東西沒有邊兒的,越做官年紀越大也越覺得,權利和責任是矛盾的!”淩漢繼續歎息,“其實老臣,現在看自己,隐隐生厭,一輩子終究是活成了官霸王,官蟲子!”

“人心如此,不怪你!”朱允熥笑道,“你身居高位,總有人要靠過來!”

“歸根到底還是臣已位極人臣!”淩漢苦笑,“皇上與臣尊榮,臣一開始如之甘饴,後來卻是戰戰兢兢,惶恐不可終日!”

說到此處,他歎息一聲,“仿若欲罷不能之毒藥!老臣之所以鬥膽請皇上準老臣緻仕,就是老臣想着趁自己還算腦袋清明的時候,請皇上給老臣個體面的圓滿!”

“老臣是真老了,每日想着落葉歸根。五十餘年宦海累了,該是頤養天年,看看兒孫的時候了!”

朱允熥再次沉默,然後看了對方許久。

“準了!”

說着,繼續道,“你先别急着謝恩,朕準是準了,但比如大學士等官職,朕還給你留着。京中的府邸,也給你留着。日後你想在哪裡住都可以,該有的依仗和規制也繼續用。”

這份殊榮絕對罕見,意味着即便淩漢不在朝堂,卻依然保留着重重特權。

别人是求之不得,可淩漢卻輕蔑一笑。

“老臣連官帽子都不要了,這些虛玩意兒,留着作甚?”心情高興之下,他淩鐵頭的本性再次暴露出來,“回老家就是回老家,還在京城中留宅子,還擺着當官的譜兒,那不是占着茅坑不拉屎嗎?”

“哈哈哈!”朱允熥大笑,搖頭道,“你呀你呀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