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4章(第6頁)

然後在臣子們期盼的目光中,再度緩緩開口,“戶部尚書張紞,吏部侍郎侯庸,你二人品行端方行事謹慎,又從無謀私結黨之舉,即日起進南書房,為參贊大臣。”

是人就有功利之心,張紞和侯庸激動得兩眼泛紅,幾乎不能自己,站起身行禮時身體都在微微顫抖。

他們都知道,這意味着什麼。

“臣等.....”

“朕不想聽表忠心的話,你們表忠心的話說的也從來都不好聽!”朱允熥笑笑,看向侯庸,“淩尚書即将回鄉,吏部的事你暫管。”

“臣...”侯庸泣不成聲,“何德何能?”

“好生去做,咱們君臣同心!”朱允熥笑笑,目光再次在群臣中看了起來,忽落在解缙的身上,“東宮學士解缙,才華橫溢文思敏捷,亦進南書房!”

“臣?”解缙張大嘴愣住了。

相比于那兩位他的資曆稍淺不說,年紀也略顯年輕,而且更沒有說得過去的功績,皇帝親口欽點了他,實在讓他有些不知所措。

“平日心比天高,讓你做事你就怕了?”朱允熥笑道。

讓解缙進南書房也是深思熟慮的結果,翰林院那些清流們是朝堂舉足輕重的力量,必須要顧及。解缙雖和那些人平素有些不對眼,但畢竟也是清貴讀書人出身,選了他算是給翰林院一個交代。

“臣叩謝天恩!”解缙也是情難自禁,不由得哽咽。

“兵部尚書茹瑺可在?”朱允熥繼續問道。

“臣在!”

“廉政院暴昭!”

“臣在!”

李景隆聽着皇帝點着名字,一邊感歎這些人的官運亨通,一邊心中暗自思量。

“張紞和侯庸掌管大明的戶部吏部,進南書房是順理成章。解缙是讀書人中的翹楚,兵部和廉政院為何能進呢?”

“軍務和吏治!”李景隆心中有了答案,“也就是說這兩樣,是皇上現在心中的重中之重。”

“魏國公徐輝祖不在!”此時又聽朱允熥說道,“傳旨下去,徐輝祖同樣為南書房參贊!”

“老徐?”李景隆想想,暗道,“徐輝祖那人隻要是皇帝交代的就不打折扣的執行,而且寡言少語,且代表着軍方。不過,他應該是湊數的!”

忽然,他心中猛然覺得不對,“加上老徐一共是六個人,這可不對呀。張紞侯庸茹瑺暴昭都是實幹派的中間力量,他們四哥日後很可能是一夥的。解缙老徐還尿不到一塊去,萬一日後有什麼不合?那不是被等着被壓制呢嗎?”

“南書房是有名無實的内閣,可要貫徹的是皇上的意圖,但這些文官們,頭鐵起來頂撞皇上一點都不稀奇,那皇上就要保證,起碼在六個大臣之中,有四個是不管什麼事都跟皇上一條心的!這樣才能貫徹意圖,這樣才能推行政令啊?”

“嘶....老徐和解缙,好像幹不過這些遭瘟的文官啊!”

有名無實的内閣也是内閣,就好比于大唐的中書省。這些官員們的權利極大,當年盛唐時,英烈偉岸如唐太宗,想繞過中書省下旨都不行,直接被駁回說是亂命。

大明的南書房當然不會有這麼大的權力,可也是最高核心單位,官員的最高成就!

“李景隆!”

朱允熥一聲呼喚,頓時把李景隆拉回現實。

“臣在!”他趕緊起身說道。

“曹國公李景隆,為人機敏博學,又掌管着理藩院藩國事宜,進南書房!”說完,朱允熥又端起茶盞喝了一口,同時蓋住自己半邊臉。

他臊得慌,讓李景隆進南書房真是從心裡臊得慌,可眼下手中實在沒有合适的人選,隻能濫竽充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