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4章(第5頁)

對于他這種老行伍來說,這樣的事還是有些難以明白。

“任何新事物一開始都是困難重重,不被人接受,但一旦接受之後,就會發現其便捷之處!”朱允熥放下銘牌笑道,“所以,朕讓朕的親軍和大内侍衛先試行一陣。若是好,那就全軍推廣!”

說着,頓了頓,語氣忽然頗為不善,“所以說,大明朝到底有多少兵,要弄得清清楚楚才好,不然不管中樞想得多好,也是一筆糊塗賬。”

“若是天下兵士都如此領軍饷,那.....”驸馬梅殷也疑惑道,“皇上,那比如說邊鎮和衛所怎麼辦?”

朱允熥笑看張紞,後者笑道,“驸馬爺多慮了,到時候可以由各地的錢莊現行代付,随後戶部補足!”

“錢莊?”梅殷更是想不懂,可是也不敢再問。

“代付,哪個錢莊有那麼大的本錢?”平安疑惑道。

“都什麼腦袋,笨的出奇!”

李景隆心中暗道,“皇上這是要辦錢莊了,借此直接把大明朝到底有多少兵弄得明明白白,杜絕将校吃空饷杜絕冒領。邊鎮地方衛所一年才發一次,這個法子三五天就發完了。”

“人家張紞既然這麼說了,定然早就有了完全之策。你管他有沒有本錢做甚,大明朝有這個本錢,朝廷的錢莊就有。到時候錢莊發饷,不但沒地方吃空饷了,衛所有多少屯田,每年進項多少都給你查個底掉!”

“你真以為錢莊就是用來發錢的?等大頭兵們習慣用錢莊,後勤軍需戰馬器械都是通過錢莊的賬,誰都别想着上下其手!”

“朕看不錯!”朱允熥一錘定音,“就先從朕的親軍開始試行。”說着,看看工部練子甯,“造币的銀子可還充足?”

“回皇上,正月初三,東瀛銀山送來純銀七十萬,盡是夠的!”練子甯說道,“臣奉旨,專門用以鑄造軍饷,專款專用!”

七十萬純銀大概能制造一百萬的銀元,現階段光是軍饷根本用不完。白銀有着超強的購買能力,一塊銀元起碼五百斤大米。而且軍卒的軍饷,除了銀子還有糧食布匹等,也不可能全給現錢。

“嗯,不錯!未雨綢缪,值得嘉獎!”朱允熥笑笑,“人力有時窮,朕深有感觸,身邊的許多事朕一個人忙不過來,都要靠你們這些臣子,多想多做多說!”

說着,目光再看一眼群臣,“朕在乾清宮外設置了南書房,欲選拔辦事大臣,每日在南書房值班。”

話音未落,頓時群臣眼睛發亮。

第84章

湊數的(1)自唐之後,趙宋開始,其實最被皇帝信任的是翰林院。

别以為翰林院都是一群就會之乎者也,詩詞歌賦考古編書的讀書人,它彙聚的是全天下讀書人的精華,全是才智傑出之人。

大明朝一年三榜進士,可能留在翰林院的有幾人?

他們除了上述的工作之外,還有負責教授皇帝皇子讀書,給皇帝講古往今來曆朝曆代的得失。同時還要幫助皇帝起草诏書,出謀劃策。

既是皇帝的貼身秘書,又是皇帝的私人助手。

天子門生乃是天下讀書人最翹首以盼的身份,清貴無雙更是在讀書的階層中高高在上。

而且翰林院說白了,就是宰相預備役。這些人當中放到地方做一省的學政,都算是發配。

但朱允熥和老爺子一脈相承,就偏偏不喜歡用這些精英。喜歡的就是窮山惡水出來的泥腿子官員,喜歡的就是那些從底層基層以一個腳印爬起來的官員,喜歡的就是直來直去敢幹事敢說話的官員。

老爺子當初說過,有權有勢的是人,貧賤卑微的也是人。可是有權有勢的人往往看不到同是人的窮人的艱難和疾苦。那麼在選拔官員上,為何還要選那些世家子弟,豪門子弟呢?起碼那些同樣出身平民的官員們,坐上高位之後,個别的會良心發現吧?

所以洪武永昌兩朝出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,真正手裡有權力的,是實幹派。而曆朝曆代都備受尊崇的翰林院,就是吉祥物。

“天下大事,總朕不能一言而決。”群臣眼中的火熱,朱允熥看在眼裡,面上淡淡的說道,“軍國大事更是要群策群力,所以朕才設立南書房。”

說着,他端起茶盞喝了一口,然後再次的環視群臣。

然後在臣子們期盼的目光中,再度緩緩開口,“戶部尚書張紞,吏部侍郎侯庸,你二人品行端方行事謹慎,又從無謀私結黨之舉,即日起進南書房,為參贊大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