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5章(第2頁)

淩漢認得他,乾清宮總管太監之一,樸無用。

“雜家奉旨來送老學士!”樸無用團團臉和氣的笑着,“萬歲爺口谕,祝您一路順風!”

“臣,謝皇上隆恩!”淩漢回首,對着紫禁城的方向鞠躬。

“皇上聽說老大人輕車簡從心中不忍,特讓雜家來,給您送了雙馬的挽車!”樸無用擺手,幾個侍衛牽着一輛雙馬的寬大馬車過來。

“臣謝....”忽然,淩漢心中生出幾分惱火。

暗中想道,“皇上怎麼知道我這個時候走?他怎麼知道我輕車簡從?莫非我家裡的錦衣衛還沒撤?他娘....”

第87章

發作又是一個清晨,大明門厚重的大門,在日出時分緩緩打開。

新的一天,就有難題。

暖閣中,朱允熥坐在寶座上,諸南書房參贊都坐在圓凳上。

朱允熥手中拿着一本奏章,仔細的看着眉頭微微緊皺。

“你們認為呢?”朱允熥看了一會放下奏折問道。

“皇上陵寝,關乎宗廟社稷,臣以為宜早不宜遲!”戶部尚書張紞起身說道,“陵寝之地要先派遣臣工勘探風水,繪制圖冊,再調撥工匠,事先準備之工就要三五年。臣倒不是全然同意,而是覺得禮部的奏折言之有物。”

這話引起了幾位文臣的點頭附和。

奏折是禮部侍郎夏原吉所上,其中的意思就是皇帝登基到現在,還沒給自己選定陵寝。帝王陵寝是國家大事,萬一皇帝生前沒有選定陵寝,那死後就要停放在棺椁中許多年,要等陵寝建好才能下葬。

雖說選定陵寝的地址,不等于馬上就要建,但還是讓朱允熥心裡不痛快。

“沒事幹了麼?”朱允熥低頭再看下手中的奏折,心中冷笑幾聲。

他才多大,就要給自己修墳墓了?一旦開工,他這個皇帝不死,這陵寝就要永遠的修下去。

李景隆一直偷看着皇帝的臉色,此時馬上開口說道,“臣倒是不怎麼贊成!”說着,頓了頓,“皇上正春秋鼎盛,這時候就議陵寝的事兒,急了點吧?”

“隻是選定吉地,并不是說馬上修建!”兵部尚書茹瑺開口道,“這是曆朝曆代的慣例!”

“現在是大明,不是曆朝曆代!”朱允熥把手中的奏折扔到一邊,顯得有些惱火。

“皇爺爺的陵寝從洪武十四年才開始修建,朕才登基多久?李景隆說的對,朕正春秋鼎盛,爾等大臣就這麼急着給讓朕修陵?”

“臣等不敢!”幾位大臣趕緊俯身請罪。

皇帝這話有些重,可暴昭卻開口道,“皇上息怒,臣等也是一片忠心。臣的等為人皇上是清楚的,若别的事勞民傷财臣定不贊同,可陵寝一事卻是關乎江山社稷,不得不慎重。”

說着,頓了頓,“方才皇上說太上皇之陵是洪武十四年開始建造,其實這其中有段隐情。中都皇陵是前元至正二十六年開始修建,當初太上皇也有意在中都修建陵寝。但洪武二年時,改意在京師城外紫金山。”

“原意是洪武二年就開始修,不過當時國力微弱,實在撐不起兩頭同時.....”

“朕知道!”朱允熥打斷對方,帶着幾分不客氣的說道,“你的意思是,現在國家有閑錢了,朕的陵寝就慢慢修着,是不是?”

說着,不等臣子答話,他已背着手站起身。

這不是第一次有人上書讓他修建陵寝了,肯定也不是最後一次。古人,無論是哪種階層的古人,對于身後事都有着近乎執拗的偏執。别說他這個皇帝,民間稍微富足一些的人家,人還年輕的時候就選好了墳地和壽材。

而且說起來也有幾分諷刺,若朱允熥想要修宮殿,那臣子們定然拼死反對,但要說現在選定陵寝之地,許多臣子卻會舉雙手贊同。

當然,這也和心在大明國庫充裕有些關系,若是國家江河日下,忠正之臣也會把年輕帝王的陵寝當成頭等大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