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人聽皇帝忽然問了這麼個問題,都是齊齊一愣。
方孝孺沉吟片刻,“回皇上,藍帽色目人其實淵源已久,非前元時才安居中夏!”說着,一邊思索一邊開口,“據史書記載,最早盛唐時候,有海商從海外至廣州居住,被稱為藍帽色目人!彼人與天朝子民服飾飲食等絕不相同,群居而住,一度一賜樂業教信衆達數萬人。”
“而後唐末黃巢作亂攻破廣州,大肆屠戮之下,藍帽人十不足一,四散飄零。”
“至于開封的藍帽色目人,乃是前朝趙宋真宗時,遠渡重洋而來,獻寶物引得真宗龍顔大悅。許這些人歸中夏,遵守祖風,留遺汴京.....”
“等等!”朱允熥忽然開口道,“你方才說趙宋時海外來客被宋真宗準許留在開封是出自宋史,還是出自何處?”
“史書并未記載,這也是臣少年遊學時偶爾所得,據說是當地藍帽色目人口口相傳之事!”方孝孺說道。
朱允熥意味深長的呵了一聲,“你繼續說!”
方孝孺整理下思路,“所以這些人就在我中夏定居下來,多以商為業繁衍生息。後至大金世宗年間,彼等後裔在開封興建一座樂業教會堂,依會堂而群居,與外隔絕。會堂宏達雄偉,有梁園勝境的美稱。”
“而後金滅元興,依舊屹立不倒。後元末中原大亂時,被戰火波及損傷元氣.......”
“等等!”朱允熥再次打斷方孝孺,“如今彼等和我天朝子民有何不同?”
“臣不甚明了,但聽聞有些細枝末節也不盡一樣。譬如依舊群居,不與外人通婚嫁娶,自設學堂,有信此一賜樂業教等。不過他們倒也尊崇孔孟,也讀書明智,而且數百年繁衍下來,以與我天朝子民無異。”
第127章
拆了(2)聽到此處,朱允熥心中已清楚到底這些藍帽色目人是何方神聖了!
“說是與我天朝子民無異,但臣略知其實也還是大有不同!”解缙想了半天,慎重的開口說道,“譬如臣就聽聞,彼藍帽色目群居,雖也耕種讀書,但不類我天朝子民信奉先祖祭天,又另設學堂傳播文字教義,絕不外傳!”
“而且其會堂之中,有類似我朝僧道授教之人存在,且地位超凡,專門教授文字,威望崇高。另外臣還聽聞,他們過的節日和我朝迥異,風俗更是不相及。”
明白了!對上了!
原本時空當中萬曆年間傳教士利瑪窦到了華夏,把這事寫進了書裡,彼等藍帽色目後裔雖與明人無異,但依舊禮拜,且會堂之中存有大量經書,但無人解讀。
而後李自成攻破開封,恢弘的一賜樂業教會堂毀于戰火,即便後來重建也大不如前。
至晚清天朝國力衰退,一八九九年有教會發現此故事,若獲至寶。西方世界一片嘩然,甚至還成立了援助會。
再往後.....
這其中各種說不明白,狼子野心别有用意斷章取義的事兒多了去了。
“看看這份奏折!”朱允熥直接把那本奏折扔過去,“告訴朕該不該讓他們修!”
奏折正好落在方孝孺的懷裡,他皺眉打開仔細閱讀良久,然後交給解缙,再一一傳閱。
“都說說吧!”朱允熥開口道。
翰林學士黃子澄思索片刻,開口道,“臣以為,既然是當初宋真宗許彼等歸中夏,遵守祖風。而又經過數百年繁衍,此時于我天朝子民無異,這會堂想修讓他們修就是!”
“朕方才已問過,宋真宗這話可有史實?”朱允熥沉聲道。
“這.....”黃子澄一年也未見得能在皇帝面前露臉,好不容易能說話,卻直接撞在了南牆上。
方孝孺和解缙對視一眼,皇帝這話的意思再明白不過,齊聲道,“臣以為,不能休!”
“既是我天朝子民,自當遵孔孟二聖,崇儒釋道三教!”解缙開口道,“又何以群居與外人隔絕?豈不怪哉?再者修建廟宇勞民傷财,若各地紛紛效仿,朝廷法令何在?”
“不過,此事臣覺得還需地方官小心處理!”方孝孺正色道,“藍帽一賜樂業教傳承數百年,又誠如解學士所說,有德高望重之宿老授課之人,萬一處理不當,容易滋生民亂教亂。”
朱允熥微微轉頭,看向一直皺眉傾聽的朱高熾,“你怎麼看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