~~
朝會散去,乾清宮的小朝會繼續。
朱允熥換了一身灰色的常服,頭上紮着木簪,坐在寶座上。
這時,臣子們才發現,皇帝開始蓄須了。
他的颔下,已經有了一層濃密的短須。這使得他原本俊秀的臉上,多了幾分硬朗,多了幾分男子的威嚴。
“朕欲對緬國再用兵,諸卿以為如何?”朱允熥淡淡的說道。
能參加小朝會的,都是大明的核心大臣。所以對皇帝的話,一點都不意外。
“敢問皇上,以何名義用兵?”戶部尚書張紞問道。
“大不敬之罪還不夠嗎?”朱允熥道。
張紞搖搖頭,“不夠!”說着,拱手道,“皇上,國喪期間,若因此大不敬之罪出師,屆時血流成河,未免落了下乘!”
“那你以為呢?”朱允熥繼續道。
群臣沉默。
武臣之中,徐輝祖忽然開口道,“其實臣倒是有個建議,就是...就是有些上不得台面!”
“說!”朱允熥道。
“緬國雖小,但用兵必須神速,不然纏鬥起來,我大明空有一身力氣用不上。”徐輝祖沉吟着說道,“第二次去往緬國的運木船即将啟程,臣以為不若...不若命港口的我大明駐軍,找一個有大明士兵失蹤的借口,進行搜尋!”
“然後趁着對方不備,出其不意攻占城池,俘虜緬國王族!”徐輝祖繼續說道,“速戰速決,然後分而劃之!”
朱允熥拍拍龍椅的扶手,“你的想法跟曹國公李景隆如出一轍!”說着,擺手讓鄧平上前,把李景隆的奏章傳給各位大臣看,繼續笑道,“曹國公還說,最好是讓有我大明血脈的貴族,為緬國之王!”
督察禦史嚴震直翻看了幾眼,一目十行,待看到聯姻兩字的時候,頓時大怒,開口道,“皇上,此乃謬論!”
第三十九章
永昌朝沒好人(1)“那你說來聽聽,哪裡荒謬了!”寶座上的朱允熥,随意的端起茶盞,開口說道。
嚴震直撣着手中的條陳,指着上面的字己,“勳貴們總說,臣等文臣是書生之間。如今曹國公之言,在臣等看來,連書生之間都不配,簡直就是異想天開!”
話音落下,周圍文臣們附和着跟着點頭。
而武将那邊則很是意外,參與朝會的驸馬都尉李堅梅殷等人目光不善的盯着嚴震直,心中暗道。
“你說事就說事,捎帶腳說我們這些武人作甚?這是老軍侯們全在家抱孩子不上朝了,你們膽肥了是吧?”
“就事論事,不要說不相幹的!”朱允熥眯着眼說了一聲。
“臣先來說曹國公文中所說的分封大明宗室于蠻邦!”嚴震直接帶了一句武臣們,也知道見好就收,繼續開口道,“彼蠻人非我族類!臣說句不好聽的,跟野人差不多,他們有幾人知我大明?”
“随便封幾個宗室過去帶些兵馬,他們就臣服了?就聽話了?彼等化外野人兇暴野蠻,一言不合拔刀殺人血濺當場,且久居于山林洞穴之中神出鬼沒,若有反心是防不勝防!”
“況且彼等野人與我大明,文字不通語言不通風俗不通禮儀不通,隻認其土王酋長,即便我大明宗室過去,如何驅使呢?”
“我大明的宗室還有兵馬過去,是不是要吃喝?總不能萬裡之遙,都靠中樞補給吧?建城郭屯田興修水利,設集市建學校明刑法築牢獄,等等等,都需要人!”
“需要幹活的人,亦需要管着他們的幹活的人,更需要幫着宗室治理當地的人。這些人,哪裡去找?”
說着,嚴震直繼續撣着手裡的條陳,“臣說句不好聽的,臣現在都覺得咱們大明自己的百姓太少,恨不得一家生他十幾二十個男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