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臣失禮!”方孝孺忙起身請罪,沉吟片刻,低聲道,“臣來,是鬥膽請皇上給個恩典!”
“嗯?”朱允熥微微意外,笑道,“太陽打西邊出來了!呵呵,方學士你要求什麼,朕自無不應!”
“這幾年太學的生員,良莠不齊。臣覺得是地方上,學風不正舉薦不當!”方孝孺開口道,“故太子....孝康皇帝在時,設置了學道采風使一指。督促天下官學,提拔賢才,糾正學風....”說着,他頓了頓,“不管怎麼變,教化都是天下第一大事!”
朱允熥笑容慢慢收斂,正色傾聽。
方孝孺繼續道,“所以臣想請皇上點臣為采風使,去各行省看看,看看官學是否得當,是否有賢良遺漏。”
殿中,沉寂下來。
朱允熥看着面前的茶,沉思許久。
“老師!”朱允熥開口道,“在京中修書不好嗎?”
方孝孺的言外之意絕不是要當什麼采風使,而是要眼不見心為靜。
這個許久未曾有過的稱呼,頓時讓方孝孺感慨良多
。
“臣當不得皇上如此!”說着,他重重的歎氣,“臣總是感覺,愧對小康皇帝,愧對太祖高皇帝!”說到此處,他看着朱允熥的臉,“也愧對皇上您!”
“朝廷需要您這樣的中正之士!”朱允熥又道。
豈料,這話讓方孝孺苦笑起來。
需要他?
需要他這個擺設?
大明朝開國是軍國,而後懿文太子要奉行儒法,以仁孝治國。當時東宮之中,滿是天下才俊之士,正氣盎然。
可現在....三十多年過去了,大明朝還是軍國,甚至愈演愈烈不可收拾。
如今的大明,就是披了一張儒家治國的皮。骨子裡如同前元一樣,兇殘成性,跋扈嚣張,貪欲無止。
朝中沒有他們這些純粹文人的立足之地了!
見他沉思,朱允熥又道,“你是朕的老師,朕帶你自然和旁人不同。”
“臣愧對皇恩!”方孝孺歎息開口,“臣當日在文華殿教皇上讀書時,一心想着輔助皇上,成為漢文帝那樣的明君!”
說着,他苦笑道,“現在看來,其實臣等始終沒幫上皇上什麼。反而,皇上有時候還要...顧着臣的面子!”
“為國家讀聖賢書,就要學以緻用!”方孝孺繼續道,“臣,于軍國大事,實在沒有什麼真知灼見。但做學問,臣自認....勉強應對。所以臣鬥膽,去各地看看官學,看看學子!”
真成了孤家寡人了!
朱允熥心中發苦,絕對的權利背後,就是一個個熟悉的人終将要離他遠去。他最終,一個人孤零零的站在最高處。
“在京中編書不好嗎?”朱允熥搖頭。
“皇上!”方孝孺開口,“臣....隻能如此幫您分憂了!”
看着他坦誠的目光,朱允熥忽然恍然大悟。
新政在即,大明朝新舊之間必然波瀾不斷。
方孝孺這樣的身份,勢必被清流們捧成領軍人物,來跟新政打擂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