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9章(第3頁)

而朱允熥則是中意于在乾清宮舉行,百十人規模,與會者全是核心大臣的小型朝會。

在他看來開會嘛,沒必要那麼多人,反正都是走過場都是讓人看的。對于這個帝國而言,真正的決策者無非就是這些人。

所以幹脆化繁為簡!

~

殿中的臣子們,有心思通透的已經猜到皇上所說的是何事。

“和尚不念經改做生意了!”龍椅上朱允熥繼續笑道,“還是拐賣人口的買賣!諸位都是飽讀詩書之人,曆朝曆代可有此先例?”

“靈隐寺,聽着名字好,可幹的卻全是喪盡天良之事。所謂僧人,竟然都是人間敗類!”

說到此處,朱允熥臉上的笑容不見了,“若是江湖歹人做下這等惡事也就罷了,可偏偏是那些口口聲聲來世有報應,我佛慈悲的和尚!”

“曾有人說朕對出家人太刻薄了,還不是皇帝的時候就下令天下各州府,清點沒收各地僧道的廟産。”

“可現在看來,朕還是太寬容了!靈隐寺那些和尚的度牒,都是買來的!江湖大盜搖身一變,就成慈眉善目的出家人了!簡直滑天下之大稽!”

“和尚們要倒黴!”

乾清宮與會大臣當中,李景隆站在第二排第一位。

皇帝話音剛落,他就心中暗道,“皇上這是要借題發揮,狠狠的整治僧道了!”

于是,就在朱允熥話音落下之後,李景隆出列道,“還請萬歲爺息怒,大過年的跟那些敗類生氣,不值當的!”

說着,擡頭笑道,“僧道敗壞之事,古來有之!自古以來,兼并土地隐藏佃戶甚至私藏兵器最甚者,就是僧道之流!”

“臣當初在HN練兵時曾聽到一個笑話,當地的百姓多是寺廟的佃戶。那佃戶之中,媳婦俊的種好地,媳婦醜的種孬地......”

“僧道也是人!神佛是好的,但人性卻.......難說!貪欲難平,再加上又披着出家人的外衣,所以才肆無忌憚!”

“不然曆史上也不會有武宗滅佛之事!曆來清明之國,更不會任憑僧道做大。”

朱允熥對這些不痛不癢的話,沒什麼表示,而是直接開口道,“你說說,這僧道該如何治?”

“臣以為,首先當設置專門管束僧道的衙門!”李景隆道,“可歸屬于禮部管轄,每年的度牒嚴格把關。另外,寺廟中的僧道尼等不得超過一定人數,也不得少于一定人數。”

“天下僧道之廟觀,必須有源可溯。不能再像以前那樣,随便一個老僧買塊地皮就可以建廟了.......”

“朝廷雖收了天下個寺廟的廟産,可他每年的香火錢依舊是個天文數字。那這度牒,就更要嚴格把控。”

“出家之人必須由欲納其為僧的寺廟上報禮部僧道衙門,由僧道衙門指定一處代發修行,滿三年才能準其剃度。”

“而其度牒,由接納其人的寺廟代為出錢贖買。這錢嘛,在臣看來就按照寺廟大小而定......”

朱允熥心中默默思量,李景隆的想法很簡單,就是管,嚴管。

繼沒收寺廟的各種産業之後,天下個寺廟的行政權也收歸中樞。

小的野廟一概取締,留下的都是名山古刹......

這些名山古刹,也要定期檢查。

人數超标了收拾你,人數不夠也要收拾你。

“而且,臣以為還要限定出家人的年齡!”

忽然,朱允熥微感意外,開口道,“為何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