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們男人一桌,我們女人一桌!”
“快去請皇上,快去請老太太!”
~
接着,永安宮門前傳來歡快的大叫。
卻是六斤人未到,聲先到了。
“娘娘,我下課了!聽說您蒸了棗糕....”
朱允熥笑着,對六斤招手。
~~
“娘娘......娘娘........老祖母!”
宮中,開始回蕩六斤撕心裂肺的哭聲。
“您不等等我呀!您等等我呀!您為啥不等等我呀!我今兒早早的下課啦!老祖母......”
第一章
十年(1)大明,永昌十六年,北京。
永昌十二年聖谕,天子當守國門,遷都北平。
所以從那時起,原先的北平現在的北京就成了一個大工地。安南,緬甸,朝鮮的民夫不斷被征發而來。珍貴的木材石料,通過海路和運河徹夜不停的運往京城。
盡管此時,大明的都城依舊在應天府南京,但誰都知道,北京城建成的那天,就大明真正的遷都之時。
~
七月,驕陽似火。
真就好似下火了一般,火辣辣的陽光炙烤在人的身上,像是着了火,把皮都烤熟了!
前門大栅欄。
幾名巡街的差役,用草帽遮着頭上的太陽,罵罵咧咧的進了臨街一家茶館。
“掌櫃的,涼茶!”一差官進門就喊,但随即猛的發現有些不對。
正是中午時分,而這大栅欄也是正是北京城數一數二的繁華之地,茶館之中應當滿是茶客。可現在,諾大的大廳卻空無一人。
不,也不是沒人。
就在他們這些差官進來的時候,幾個身材壯碩的漢子,無聲的出現在通往二樓的樓梯旁,眯着眼睛,露出刀子一樣的目光。
“喲,幾位爺!”
掌櫃的麻溜的從後屋裡跑出來,點頭哈腰的迎上去,然後在差官的面前低聲道,“小人這茶館,今兒被人給包了!”說着,給了差官一個眼色,又低聲道,“派頭可不小,不下二十來号人,有人腰裡鼓鼓囊囊,一看就是揣了東西。而且愣是沒用小店的茶葉,連水都是人家自己燒的.....”
差官的眼睛眯了起來,朝着那些盯着他們的漢子望了一眼,馬上轉開目光,努嘴對身邊的兄弟們說道,“走!”
說罷,轉頭的瞬間還給了茶館掌櫃的一個警告的眼神。
基層的差官其實是最有眼力見的,能帶着二十多個,如此壯碩的漢子,把茶館包下來的人,能是他普通人嗎?
再者說,這樣的事這幾年可是屢見不鮮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