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章(第2頁)

  “小姐,怎麼了?”

  黃小姐立刻跟上丫鬟,隻道:“沒什麼,可能是我看錯了。”

  黃家小姐很快走遠,其實如果她稍微走近點看,就會發現自己并沒有看錯,自己親爹和包公……就是在聽小牆角。

  這“牆角”,還是黎望和展昭的牆角。

  你問兩江湖高手怎麼會沒發現有人偷聽?那當然是因為這出牆角戲,是包公特意請兩人說給黃縣令聽的。

  他這門生禀賦方正,可有時候就是為人太過于迂正,哪有明知未來女婿是個爛人還要推女兒進火坑的,這不是重承諾,而是不知變通。

  如此,才有了黎望和展昭的這段戲。

  展昭這人,别看外表端方君子,演起戲來絕對比五爺利索,隻聽得他道:“黎兄,你不是不願意管這事兒嗎,怎麼又被五爺說動了?”

  黎望便道:“《禮記·中庸》有言,誠之者,擇善而固執之者也。原本是不想管的,可回房讀書,想起父親的教誨,便有些坐立難安,黃大人為朝廷肱股之臣,小家難為,何以顧大家啊!”

  展昭雖為江湖人,但讀的書也不少,自然明白這話說的是做人真誠,會選擇美好的目标執着追尋,換到當下的語境裡,就是說黃大人做人不夠誠,隻流于表面,沒有具體事情具體分析的判斷力。

  好家夥,不愧是言官世家,損人半點兒不帶火氣的。

  不過這并不妨礙他續着這話說:“黎兄所言甚是,這劉天鵬品性不端,與黃家小姐自是不匹配,明知其不好卻還要固執配婚,豈非是為了承諾枉顧黃家小姐的未來。”

  “可不是嘛,故而那日我與五爺在客棧聽到此事,便不再袖手旁觀。即便是有些僭越,但有些事總歸還是要做。”黎望瞥了一眼影壁,覺得話說到這裡也差不多了,便道,“黃大人一心為民,可除卻血緣關系,黃小姐也是百姓中的一員,沒道理因為親緣,就要犧牲自己的未來,此事過後,想來黃大人心中開闊,必有深悟。”

  展昭隻能道:“黎兄所言甚是,黃大人乃為包大人的得意門生,不會看不透這點的。”

  被迫聽了全程的黃縣令:……想找個地縫鑽進去,勿擾。

  然而包公卻并不準備放過他:“鼎康,你可明白本府的用意?”

  黃縣令一臉慚愧地拜禮:“學生知錯,學生明白了。”此事是他糊塗着相了,等修整過後,他一定會考慮女兒的心意再擇一門佳婿的。

  作者有話要說:  白吱吱:可惡,又被黎知常裝到了!

第55章

相談

  從裕來縣回來已經三天了,黎望就沒見過親爹一個好臉色,搞得黎晴萬分好奇,他家兄長到底做了什麼,能把好哄的老爹氣成這樣。

  “二哥,你到底做了什麼惹爹這般生氣?”

  黎望還是有兄長包袱的,聞言隻道:“誰知道呢,說不定是官場上有人給他氣受了,為兄隻是個出氣筒罷了。”

  黎晴最近個子竄得猛,不過才兩月,竟比黎望剛來那會兒高了一些,他也是個坐不住的,這才說了兩句話就站起來走來走去:“也對,爹的脾氣比娘還難捉摸,二哥你也别放在心上,過上幾天他氣自然就消了,你再做上一桌好菜,保準就揭過去了。”

  由此可見,黎晴這小子深谙闖禍後收尾工作,這都摸得清清楚楚的。

  黎望卻看穿了這小子的真正意圖:“還一桌好菜,怕不是你小子想吃了吧?”

  黎晴嘴巴也甜,當即上前捏肩敲背:“兄長你的手藝,那是滿汴京都尋不着啊,就是那樊樓仁和店,都沒兄長做得妙,這幾日未吃,弟弟實在想念得緊。”

  這誰不喜歡聽好話啊,畢竟是親弟弟,大小都得有點兒特權,黎望略一沉思,便道:“也不是不行,不過一桌菜就免了,一道菜倒是可以。”

  黎晴聞言肉眼可見地失望,但蚊子腿再小那也是肉啊,他很快就道:“那必得是肉菜!”菜裡沒肉,那不等于空口吃白米嘛,這他可不依。

  “不需要指定嗎?”

  黎晴當即搖頭,甜甜道:“兄長做什麼,我都愛吃。”